昨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第1号公报公布。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相当于4个美国人口数。据媒体报道,美国2010年人口普查为3.1亿。
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年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平均增长率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这次人口普查取得了关于我国人口总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大量基础数据。事后质量抽查显示,这次人口普查的漏登率为0.12%。
这次人口普查覆盖大陆31个省区市和现役军人。根据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将港、澳、台2010年底人口数据计入在内的全国人口总数为1370536875人。
■常住人口
粤鲁豫川苏居前五位
[普查显示]东部地区人口占31个省(区、市)常住人口的37.98%,中部地区占26.76%,西部地区占27.04%,东北地区占8.22%。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2000年人口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
[分析]马建堂表示,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其中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
■家庭户
平均每户人口3.10人
[普查显示]31个省(区、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分析]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影响。
■老龄化
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
[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上升1.91个百分点。
[分析]马建堂表示,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城镇人口
比重较十年前增一成
[普查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同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分析]这次人口普查得出的城乡人口结构数据,反映出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马建堂指出。
■流动人口
比十年前增长81.03%
[普查显示]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加11700万人,增长81.03%。
[分析]“人口的迁移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经济活力在增强,也促进了城乡、东西部更加均衡地发展。”马建堂认为。
■性别结构
出生人口性别比118.06
[普查显示]我国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例118.06(以女婴为100),比2000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但比2005年下降。
[分析]马建堂说,2010年的人口性别比比2000年有了提高,但是和2005年及2009年的数相比略微有一些下降,说明近年来我们国家有关部门开展广泛的措施,如关爱女孩活动等等,还是取得了成效的。
■文化程度
每10万人8930人大学文化
[普查显示]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2000年的3611人上升为8930人。文盲率从2000年的6.72%下降为4.08%。
[分析]马建堂分析,“这非常形象地体现了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进步,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
热点关注
计划生育政策会变吗
马建堂说,近十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大概是12‰多一点,死亡率是7‰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稍微多一点。在这样的“低、低、低”的模式下,中国人口总量的增长速度放缓,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少儿的比重在缩小。
马建堂说,要重视我国人口发展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变化,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适度低生育的水平,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兼顾当前和长远,科学研究、认真评估,慎重地、逐步地完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
权威分析
三大问题亟须破解
问题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分析,这次普查根据初步汇总的情况,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以女孩为100的话)是118.06,比2009年的人口抽样调查的119.45下降了1.39。但是118.06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仍然还是高于正常的范围。
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翼表示,“必须推出强有力的措施,打击非法的胎儿性别鉴定,对B超等医疗手段进行严格监管,对医院的性别检查进行登记。同时社会中也需要贯彻男女平等的精神,体现生男生女一个样的原则。”
问题
流动人口扩大
沿海发达省份的常住人口占的比重增加,内陆稍微欠发达地区的常住人口占的比重在下降。人口的迁移既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满足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提高了人口流出地区的收入水平,改善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发展条件。
张翼介绍,我国目前已有2.4亿农民工,但市民化比率仍然很低,农民工在城市之中,无法享受各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条件,近年来,“民工荒”问题逐渐显现,反过来也影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想要解决人口流动的问题,首先城市要体现出同城同待遇的原则。”
问题
老龄化加速
十年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总量都在增加,也都面临着老龄化加快的问题。但沿海发达地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的地区,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姚远表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在速度、规模、结构上可能比发达国家都要更快一些。全国老工委正在进行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研究,结果应该会很快出来。
小资料
中国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成功进行过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和2000年。
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北京晚报》、《法制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