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
公车私用为何禁不住?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一些干部没有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角度出发,总认为用用公车无关紧要。实质上,公车消费引起群众强烈不满。二是对违规违章使用公车的人没有严厉惩处。没有听说有人因为公车问题被开除公职。所谓“杀鸡给猴看”,现在我们是“拔鸡毛给猴子看”,“猴子”是不害怕的。
改革应如何全面推进?
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这些年各地的公车改革都是出于自愿,想要最终广泛推行,还需依靠中央出台方向性的大政策。我认为实现公务用车制度的根本改革,全国要统一做“规定动作”,而不是“自选动作”;不是各地想不想改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完成的改革。
■我省经验
杨凌车改费用省一半
杨凌公车改革的主要内容用八个字可以概括:自购公助、私车公用。2002年出台的公务用车改革方案要求,按照自愿参加的原则,由参加车改者自行购买车辆,车型、价位由购车者自定,该车的产权也为个人所有。车改车辆同时作为公务用车,管委会不再提供公务用车。管委会每年向参加车改者发放交通补贴。
杨凌公车改革始自1997年,13年来车改方案一直在逐步完善,车辆购置及运行成本有效降低。目前支出交通补贴2000万左右,若按照最初的测算,公务车各项所需费用要在4000多万,实行车改后,节约45%~50%的费用。
■相关链接
公车改革探索3种模式
■货币化改革模式。即取消公务用车(执法等特殊车除外),向全部或部分公务人员按照职级发放交通补贴,公务交通由个人自行解决。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公车改革多数采取这种模式。
■半货币化改革模式。即取消各部门公车,由政府行政后勤部门或由新组建的机关车辆管理机构实行统一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定期结算。
■加强管理型模式。即各单位继续保留现有公务用车,取消事实上的 “领导专车”,严格实行“一车一登记簿”制度。广东省中山、惠州等地区以及汕头海关对车改留用车多采取这种形式。 综合《瞭望》等 L譼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