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铁道部:火车票目前未考虑涨价 铁路不可能私有化
http://news.hsw.cn    来源: 京华时报  2011-05-10 07:45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韩国举办佛诞节花灯巡游
韩国举办佛诞节花灯巡游
印尼一中国产新舟60坠毁
印尼一中国产新舟60坠毁
·为避债务夫妻假离婚 不料妻子假戏真做卖房走人
·沈阳小贩夏俊峰扎死城管 终审维持一审死刑判决
·南充僧人散布邪教言论强奸女居士被开除僧籍
·拉登藏身处搜出袭美行动计划书 欲向饮用水下毒
·台湾男子强迫幼童为狗口交 母得知后发病自残
·大学研究报告:我国税负水平高于中上等收入国家
 

  本报讯(记者易靖)京沪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已基本完成,将于5月11日开始进入运行试验阶段。昨天,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表示,京沪高铁的具体票价还在研究制定中,会提前告之于众。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京沪高铁将于6月9日至19日试运行。对此,王勇平表示,目前,按照铁道部的统一部署,京沪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已基本完成,将于5月11日开始进入运行试验阶段。这一阶段为期一个月,将以实际列车运行图为基础,进行列车运行试验。京沪高铁预计6月底正式开通运营。

  对于京沪高铁的具体票价,王勇平表示“还在研究制定中,我们会提前告之于众”。

  王勇平表示,今年6月1日起,全国所有动车组列车将实行购票实名制。6月底,京沪高铁率先实行网络售票。今年底,全国铁路将全面推开网络售票。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实,旅客购票会变得方便快捷。

  为了提供更便捷的购火车票服务,铁道部下一步主要是推广电话订票、银行卡支付购票,抓紧推进互联网售票和动车组列车售票实名制,完善12306铁路客户服务中心余票查询服务,不断提高售票服务水平。

  焦点问答

  高铁降速后票价会降低

  问:中国高铁创造了时速350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纪录,但现在要把有些高铁的运营时速调整为300公里,为什么?

  王勇平:我们在掌握时速350公里这一成熟技术之后,在主要高铁线路运营初期适当调速运行,这会使我们拥有更大的安全冗余。而且通过适当调整速度以降低票价,可以让更多的旅客承受,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既有的京津城际铁路仍将保持350公里时速,未来一些城际铁路也有可能安排350公里时速。

  火车票目前未考虑涨价

  问:汽油整天涨价,中石油天天报跌年年亏损。“铁老大”现在抛出铁路亏损消息,是不是准备像汽油涨价一样在做前期铺垫?

  王勇平:我可以证实,铁道部目前没有考虑涨价的意思。

  铁路决不可能搞私有化

  问:铁道部马上要转变经营方式,是否意味着铁道部将像民航局一样将全面实行公司化?

  王勇平:至少现在还没有。

  问:最近网上有一些关于铁路私有化的言论,中国铁路是否会出现私有化的问题?

  王勇平:铁路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不可能搞私有化。但是,通过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吸收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发展,可以壮大铁路发展实力、提高铁路经营活力,这不会改变铁路行业的国有性质和铁路企业国有资本控股的股权结构。

  政企合一问题终将解决

  问:政企不分使得铁道部被称为中国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铁道部可以出于政绩目的修建铁路,而不用考虑投资收益的问题。对此您怎么看?

  王勇平:目前铁道部确实是政企合一,最终这个问题会得到解决。铁路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殊性。至于“铁道部修建铁路,是出于政绩目的而不考虑投资收益最大化”,这种说法当然是不对的。我们必须看到铁路这个行业的基本属性,铁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承担社会的公益性职能,比如说西部地区有一些铁路,短时间内是难以收回投资的。但是,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出行的需求,铁路只能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帮助这些亏损的铁路保持正常的运输。从这里可以看出,国民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铁路作出贡献。

编辑:赵萌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铁道部部长盛光祖:人民满意是铁路发展的标尺   11-04-13 10:21
·铁道部:6月1日起所有动车均将实行购票实名制   11-04-13 07:53
·温家宝:国务院正调查前铁道部长刘志军违纪问题   11-04-06 06:22
·铁道部总经济师:高铁建设不会导致债务危机   11-03-31 13:20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