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批“农校对接”蔬菜配送车准备发往西安 本报记者 李治燕 摄
华商报讯(记者 李治燕)“运费高菜卖不上价,现在有了固定的买家,就不愁菜难卖了。”昨日上午,我省首批“农校对接”蔬菜运输车发往西安8高校,望着蔬菜车远去,华县菜农李涛笑了。
4月以来,我省出现“周至5分钱芹菜”、“洋县5分钱菜花”等卖菜难现象,华县作为我省蔬菜示范县,积极探索“农校对接”(指农业生产与高校直接对接)模式。昨日,我省蔬菜“农校对接”试点工作在华县拉开序幕。
省农业厅副厅长王焕有说,卖菜难不是蔬菜太多,而是油价增长,运输成本增加,而“农校对接”就是给农民和高校搭个直接采购的平台,减少中间环节和成本,实现无公害蔬菜直供高校食堂。
今后,高校需要什么菜,以订单方式告诉农民,农民按订单要求种植,而且只要高校给农业合作社打个电话,新鲜蔬菜就直接送到高校。
昨日,华县相关部门还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等30多所高校签署了无公害农产品采供协议。
王焕有指出,我省高校学生超过百万,高校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农校对接”不仅使采购成本降一半,且实现了阳光采购,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而菜农有了固定的买家,也有了稳定收入。
销路解决了,质量咋保障?王焕有表示,直购蔬菜都来自蔬菜基地,其蔬菜由农业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蔬菜从产前、产中到产后有着统一的规划、监管和记录。
此外,我省还开展了“农超对接”和“农社对接”(即由超市或社区从蔬菜基地直接买菜卖给居民),目前效果都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