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家就这样塌了,死者的妻子朱芳梅默默流泪,不知怎么办才好 快报记者 辛一 摄
前天下午发生在南京宁南汽配城门口的车祸让整个城市震惊(详见昨天快报A3版报道),更给贫困的死者家庭带来沉重打击,撑起一家人的天瞬间坍塌,家人悲痛不已。而网络上对于此事也产生了激烈的辩论,知情人透露,肇事者吴某是“官二代”,其父是台办一位干部,母亲是某蛋糕连锁店老板,肇事者本人平时行为低调。据了解,目前肇事驾驶员吴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已被刑事拘留。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快报记者 马薇薇 是钟寅
家塌了
夫妻俩开小店,生活刚有好转
据了解,死者昝(音zǎn)新久,30多岁,一家来自湖北老河口,两年前来到南京,目前在大明路的天诚二手车市场内有两间门面,一间是烟酒店,另一间则是二手蓄电池店铺,两间店紧挨在一起。昨天上午,记者陪着死者的妻子朱芳梅从交警大队回到这里。
朱芳梅先打开丈夫生前的“工作间”——紧挨着烟酒店旁的蓄电池店铺,这个门面房只有几个平方,屋内堆满了各类电动车的蓄电池和零部件,门前摆放着一张小方桌,上面还有电话机,平时昝新久四处派发名片,生意就靠这部电话。
如今却是物是人非,朱芳梅看着小屋发愣。烟酒店有近20个平方米,货架上放满了各类零食,冷柜里有各种饮料,地上还有水果,门口还摆着香烟柜台。“别看店里东西多,生意并不怎么样,最近才慢慢好起来。”邻居李女士是看着他们一点点将生意做起来的。对于一年将近三万元的租金,并非这个来自外地农村的家庭所能承担,一开始还四处借钱,而且第一年还有亏损,直到今年才扭亏为盈,但一个月收入也仅有一两千元。
吃接济饭菜,换洗衣服都很少
从邻居的口中得知,这个家庭除了带在身边的小儿子龙龙,老家湖北还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最大的才11岁,四个孩子都在上学,这就意味着每年开学都要交学费,是笔不小的开支。而且昝新久还有年迈的父母需要赡养。
为了省钱,他们几乎不买新衣服。记者看到,龙龙身上穿着一件黄色T恤,衣服前后有十几个洞,衣后印着某幼儿园的名称,裤子也撕坏了几个口子。而昝新久一到夏天就穿着一件绿色的T恤,“是电动车厂发的,天一热就穿着。”而前天临走时,他正是穿着这件衣服出门,直到死时,他都没来得及穿上一件像样的新衣服。
在邻居看来,这一家人已经节俭到了极致。平时很少见他们开伙,却老见他们吃着相同的饭菜,但分量却不多。“我还问他们,‘你们怎么老是吃一个菜啊?’”面对邻居的疑问,昝新久一家人总是笑而不语,直到有一天邻居们发现,原来是一些二手车商店的老板同情这一家人,时不时送些饭菜接济。
那天,他安静地离开家去进货
来到店里的邻居越来越多,听着邻居们与记者的对话,坐在一旁的朱芳梅直抹眼泪。她默默走到他们的“小家”——就在小店的角落,一张高低床快被成堆的货物淹没,他们就在此蜗居着。朱芳梅在蛇皮袋里整理着丈夫的衣物,只有几件衣物和两双皮鞋。她从一个破旧的挎包里掏出两张照片,一张是大女儿满月时一家三口的合照,照片还是8年前拍的,照片上的昝新久笑容腼腆,另一张是兄弟俩小时候照片。“他(指昝新久)一想孩子就拿出照片看看。”
在朱芳梅眼里,他是个好丈夫,好父亲。两个店都要靠他一人进货。每天早上6点,昝新久就骑着电动三轮车,先到食品批发市场进货,到了下午再四处转悠,瞧着哪边出售二手的电动车蓄电池,或是将改装好的电池送给客户。
“所有的粗活累活都不要我做,他只要我看店做饭。”提起丈夫的体贴,她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她说,丈夫并不爱多说话,出门一般静悄悄离开。出事当天下午,他见妻子在店里忙碌,就没有和她打招呼,径直骑车出门进货,而朱芳梅也早已习惯。只是谁也没料到,这一别竟是永别,朱芳梅甚至有些后悔,“哪怕当时跟他多说两句话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