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的时候涎着脸皮看着父母,妈妈我要结婚,但是我没有钱。很理直气壮的向父母要了首付,告别自己生活二十几年的老房子,搬进了所谓的自己家里,从此我们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但是,面对高额房贷,未到三十的我们已成为房奴。“按揭了吗,你成了房奴吗?”成了我们这一代交流的频繁话题。
我们在享受有房的心理安慰的同时,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担心失业,担心收入减少,少讲吃穿,不敢旅游,尤其害怕家人生病……
记者近日采访了我县的几位80后购房者,听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房奴生活。
先还账后要孩子
“每天一睁眼就觉得自己像杨白劳似的,欠了人家一屁股债。”孙先生在我县经开区一家企业上班,今年28岁。2009年在城南买了一套总价30万元的住房,首付15万元,贷款15万元,期限10年,月供1600元左右。孙先生说,自2006年参加工作开始,我一直租房住,搬家都搬过好几回了。考虑到要结婚了,这样居无定所也不是个办法,所以去年“全家举债”,把能借的亲戚都借了遍,当时女友也提供了几万元,凑够了首付,然后按揭买了一套房子。“幸亏去年买了房,要是现在的房价,我们根本买不起。”说到这里,孙先生的脸色舒展开来。
孙先生今年上半年结婚后,住进了简单装修的新房,20多平方米的客厅什么都没有。孙先生说,我和老婆都在企业上班,两人月收入不到4000元。因为供房的压力,目前我们没有多余的钱去购买家具和电器,搬进新家后唯一添的两大件就是一台电视和一台冰箱。这么热的天,我们就吹电风扇,买不起空调。
奋斗了几年,总算有个窝了。孙先生说,原本计划要个孩子了,但和老婆商量后决定,先攒些钱还账,等两年再说。房子还压在身上呢,再生个孩子,我们就别过日子了。
买房后精打细算过日子
张先生夫妇于今年花了30多万买了一套临近岷江河边的新房。“我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月收入2000多元,老婆在一家企业做合同工,收入有时多,有时少,很不稳定。说实话,我买的房子周边的环境、配套设施都不错,但对我们这种收入的家庭来说,还是太贵了。”张先生说,“想到自己从农村走进了城市,并且有了一套不错的房子,在住进新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一家三口沉浸在幸福之中。”
然而,张先生很快就切身体会到做“房奴”的无奈。为了交首付,我们花掉了几年的积蓄,还把父母的养老钱“挪用”了,2000元的月供占据了夫妻总收入的6成左右。“哎,现在想想,我们买房是有些超前了,没有计划好。当时只想买位置好的房子,没想到现在压力这么大。”
“没办法,我们只好过精打细算过日子,生活是能省就省。到超市购物时尽量挑一些便宜好用的;朋友及同事间的应酬能不去就不去;上下班一直骑电动车……老婆不再像以前那样去逛商场买衣服,自买房后她基本没买过衣服,一直穿旧衣服;也没买过化妆品;老婆的视力不好,一直想做激光手术,现在连提都不提了。现在我们最怕的就是老人生病,要真是那样,我们就只有借钱看病了。”张先生对记者说道。
两套房子的“房奴”
虽然有两套房子,但李老师一家的房奴生活一点也不轻松。
李老师和妻子都是我县城区一中学老师,2005年参加工作,现在家有一个三岁的女儿。2007年,当时两人的月收入总共只有3000多元,在双方父母的帮助下,他们在城区买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住房。依当时房价,连装修下来,花了20余万元。
没有贷款的日子一身轻松,趁着暑假,李老师一家三口去过丽江、张家界等地旅游,周末还去吃吃西餐或者逛逛商场。然而,没有贷款的日子也只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李老师就考虑着再买一套房子。他是独生子,结婚以后就把农村的父母接过来一起住,有女儿以后,夫妻俩负担起五口人的生活。而且,两室一厅的房子,住五口人,很不方便。将来女儿大了,就住不下了。看到身边的同事有的投资房子大赚特赚的,心想:这两年夫妻工资与以往相比,大大提高,趁着年轻,多置点业,总会有好处的。
于是,李老师和妻子咬咬牙,在去年又在城北按揭贷款买了一套新房,月供3000元。从此李老师夫妻便过上了“房奴”生活。即使知道有促销活动,周末夫妻俩也不敢去逛商场;出外旅游更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老父亲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到处逛菜市场,买便宜的大米,买便宜的蔬菜;自己禁了烟,偶尔喝点便宜的高粱酒;过年一家人都没有买新衣服……“同事和一些亲戚知道我有两套房子,以为我过得不错,其实他们不知道我们的苦处。”李老师感叹道。
记者感言:
“房奴”的生活既有喜悦,也有烦恼。就像歌里唱的一样“我身上背着重重的壳,努力往上爬,却永永远远跟不上,飞涨的房价。”
庆幸的是,采访中,许多80后购房者表示:年轻就是本钱,总有一天,我们能翻身房奴把歌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