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专题资料库
“00后”孩子:电子颠覆生活
http://news.hsw.cn    来源: 东方网  2011-05-27 01:2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非洲巨蟒吞羚羊恐怖过程
非洲巨蟒吞羚羊恐怖过程
城管砸店打人堵门半月
城管砸店打人堵门半月
·夫妻结婚3年仅5次同房 丈夫沾花惹草有“四奶”
·男子厕所装摄像头偷窥:女朋友出差了,我想她
·网曝西安邮电学院强行要求毕业生捐款 官方回应
·车祸目击者不报警反偷走伤者摩托车 受害人身亡
·联合利华昨起涨价最高达10% 上月曾被罚款200万
·江西瑞金旅游副局长酒席狂言:我敢承认包情妇
 

  东方网5月25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iPad、互联网、数码相机……这些电子时代的产物对于不少200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来说,几乎是与生俱来的。近日,网友积木所发表的一篇名为《生于电子时代》的日志让网友们猛然间意识到,由电子生活带来的习惯,已经无声地影响了00后孩子们每天的行为方式。

  颠覆标签

  鼠标操控着孩子的行为

  “我的朋友有一个5岁的小女儿。正如现在有的家庭一样,他们的家里没有电视,却有好几个电脑。他带自己的女儿去拜访别人,那户人家有个电视。他的小女儿走到电视那里,找了半天,又看看了电视后面,问:‘鼠标在哪儿?积木所讲述的第一个故事虽耐人寻味,可想来不过是因为小孩遇到了没接触过的新事物而已。

  可当积木讲到下面这件事时,人们就很难这么淡然了。“另一个朋友,家里还不怎么会说话的婴儿占有了他的iPad。她还不会走路,却已经能够熟练而优雅地在iPad上面画画,完成应用上复杂的任务。有一天,这位朋友打印了一张高分辨率的图片,放在了咖啡桌上。他发现孩子试着用手去放大图片,正如在i-Pad上所做的那样。她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最后她看着他说,‘坏了。

  对于儿童来说,形成这样的认知难免让成年人有些担心,有网友便担心:“按照这个趋势,我的孩子会不会在长大后觉得我的许多行为很怪异?”也有网友认为:“如今的电子产品很具有颠覆性,造成的认知差别或许会越来越大。”

  积木随后还讲述了两件趣事,其朋友的儿子从2岁开始便接触电脑,有一次他们在零售店买东西时,朋友停下来找产品标签时,儿子在一旁建议,“点击就行了。”另一个8岁的男孩在听说自己父亲小时候没有计算机时困惑地问,“那你们在计算机出现之前是怎么上网的?”

  积木在最后颇有些戏谑地总结道,“我从孩子们口中学到了两课:当一个东西不能用鼠标或手势互动时,它是坏的;互联网是一种神秘的东西,是一种更广阔的关乎人性的东西。”

  儿子刚满周岁的钱小姐对积木所讲有关iPad的事很有同感。她告诉记者,她儿子对其触摸屏手机里那些只需要点点划划的小游戏已经很熟悉,“孩子连路都还走不稳,可对游戏开始界面的音乐反应很快,每次我刚一打开,他就抬头看我了。”正如有网友所说,“如今电子时代似乎让孩子们颠覆了我们原本认为理所应当的认知”。“farcryman”则认为“电子时代说明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这种进步也许放在以前要几百几千年的沧海桑田。就像我小时候问过老师,以前没有手表,人们怎么知道时间的?”

  颠覆标签

  社交虚拟化,线上好友增加就开心

  积木的网帖讲述了生于电子时代的儿童们在行为方式上的改变。实际上,电子时代所改变的,还有孩子们的社交方式。

  “现在小朋友去夏令营、去游玩时,儿童社交网站似乎成为打开交往壁垒的利器”,儿子未满9岁的陈女士向记者讲述起她所注意到的一些变化。

  “赛尔号、摩尔庄园这一类儿童游戏是小朋友们最热衷讨论的话题,原本不相识的孩子一旦热烈讨论起这些话题,马上就会亲近起来,半个小时内便能成为很好的朋友。他们会相互交换‘米米号’,也会满足于好友的增加,崇拜装备很好的人”。陈女生告诉记者,在如今孩子所要求的奖励手段中,儿童社交网站的充值卡很有诱惑力。

  与从前相比,如今的孩子们从小便可以通过虚拟方式交友,陈女生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拓展了孩子的交友空间,算是对从小就缺伙伴的独生子女们的社交弥补。

  社交方式的改变同样缺陷明显,其中最让陈女士头疼的就是9岁的小朋友已经开始有宅男倾向。

  “每次出去旅游都像是‘被旅游’,孩子总会说早知道就是看看风景,还不如在家玩游戏、上网”,陈女士忍不住感慨,“宅一族越来越低龄化了。”

  [专家解读]

  电子手段使用恰当,会促进认知

  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陆筝看来,新生儿们对iPad一类电子产品的好奇心和适应性符合0-3岁儿童喜欢活动的、颜色丰富的东西的特点。

  她告诉记者生于电子时代的孩子们,对于电子所表现出来的动态事物会产生浓厚兴趣,相比而言,静态的事物则难以引起他们的注意。这些儿童行为模式的改变,还不能断言好与坏,利用时机不好,可能不利儿童注意力的培养;但如果使用时机恰当,则会促进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至于“儿童社交”,陆筝告诉记者,4岁以后,儿童对于社交和信息交换的需求会越来越高,儿童利用电子时代的社交网站确实扩展社交的机会。

  不过,花在虚拟社交的时间越长,其进行真实社交的时间便随之减少,“虚拟与现实社交之间的区别毕竟很大,现实中有各种情况需要处理,虚拟社交时间太长的话,孩子反而可能对真实的社会感到困惑。”目前看来,家长最好鼓励孩子真实社交,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比较可取,“之前和某网站组织过小网友们的网下活动,我感觉社交的效果挺好的。”

编辑:梁铮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