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百年以来童年都在玩什么 你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http://news.hsw.cn    来源: 西安晚报  2011-06-01 10:3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学生乘扶手梯头被卡住
学生乘扶手梯头被卡住
备受指责的虐待动物事件
备受指责的虐待动物事件
·杭州“孕妇盗窃团”受审 警方称月均作案数百起
·男子公交车上自慰 女大学生偷拍传上网(图)
·夜总会跨省参加招聘会 2万月薪招“公主”(图)
·沈阳男子驾车撞倒老人后向其扔6枚汽油弹逃跑(图)
·中学生微博称将参选人大代表 非老师眼中好学生
·员工一天假期被分摊到250天 每天提前2分钟下班
 
  核心提示: 孩子希望长大,成人却不愿长大。帆布书包没了,破布鞋丢了,池塘里的水绿了,知了寂寞了,喜羊羊来了,灰太狼也来了,谁家孩子上了“重点”,谁家女儿钢琴过了九级……哦,童年。
 

  孩子希望长大,成人却不愿长大。帆布书包没了,破布鞋丢了,池塘里的水绿了,知了寂寞了,喜羊羊来了,灰太狼也来了,谁家孩子上了“重点”,谁家女儿钢琴过了九级……哦,童年。

  1910~1920年代

  1912年,蔡元培出任教育总长,颁布一系列改革法案。规定儿童7岁入学,24岁大学毕业,全程18年的新学制,确定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新式学校数量倍增。新式教育的建立,给中国带来新的游戏。开火车、放小洋枪、拍皮球,新式的校园生活——身着学生装的小学生在练队列、打鼓唱歌等。

  这一阶段,儿童游戏按类别可分为以下几种,球毽类如:足球、手球、彩球、绣球、拍皮球、踢毽子等。投掷类有:弹弓、射箭、抓子儿等。冰水类:打水仗、堆雪人、滑冰车、打陀螺等。生活游戏类:过家家、演剧唱戏、养猫养狗养小鸡、捕蝉捕鸟扑蝴蝶、养蝈蝈养蟋蟀。休闲运动类:抖空竹、放风筝、捉迷藏、打秋千、滚铁环、跳大绳、跳皮筋等。

  1920~1930年代

  虽然“五四”新文学导入西方的儿童学和儿童文学,少数新文学知识分子借西方观念发现了儿童,但这个年代的中国社会仍然处于非儿童时代。军阀混战,广大儿童非但不能享受读书生活,甚至连温饱都难保证。这是一个没有童年的时代。

  1930~1940年代

  捉迷藏,打弹珠,打弹弓,打陀螺,放风筝,这是这个年代最为普及的儿童游戏,也是最被当时人记住的游戏。但这一时期从国外袭来的文化,也给当时的儿童带来了一些洋玩意,米老鼠、唐老鸭、大力水手等舶来品充斥在当时的电影院和画报摊。

  1940~1950年代

  在抗日烽火的影响下,儿童苦中取乐,游戏活动也被赋予反侵略、反压迫的内容。如“打陀螺”改叫“打贱骨头”、“打矮鬼”。

  此外,孩子们还常玩“抓鬼子”等游戏,把矛头指向日本侵略者。拿起刀枪,参加军事训练,参加童子军。在战乱时期孩子们更多的是与枪炮有关的故事。

  1950~1960年代

  这是红旗下的童年,他们能惬意地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也吟唱具有革命精神的“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的童谣。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要开展“除四害、讲卫生”的爱国卫生运动,儿童们作为小帮手,用弹弓、笼子、网,甚至敲击脸盆制造噪声,围剿麻雀,无数麻雀、老鼠、苍蝇、蚊子命丧其手。

  1960~1970年代

  一句“向雷锋同志学习”,让雷锋成为孩子的偶像,催生“红领巾一代”。有人形象地概括为:一看到列车经过,恨不得车子马上坏了,然后他们能够给列车员端上一碗水;一看到老奶奶过马路,一群孩子马上冲过去硬拽着老奶奶过马路;一看到警察叔叔,恨不得马上把怀里妈妈给的一分钱给上缴了。学雷锋成为最快乐的游戏。

  1970~1980年代

  这个时代物质贫乏,身体却是自由的。特殊年代里,兄弟姐妹四五个的家庭不少,生活在大家庭中,父母们忙于工作,无法管教孩子,或因政治原因,父母被剥夺了自由。孩子们处在放养阶段,城市的孩子们成群结队爬烟囱、在废旧的工厂里探险;农村孩子则在村小组中放牛、喂猪赚工分,贴补家用。与此相伴的是:捉迷藏,打弹珠,打弹弓,跳方块,放风筝,跳皮筋,摸螺蛳,捉螃蟹。

  1980~1990年代

  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孩子们踢足球,为的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他们练习排球,为的是能够继续称霸世界排坛;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接触现代运动。随着电视普及,偶像在流行,国外动漫也在蔓延,圣斗士星矢、变形金刚、泡泡糖等催生第一代动漫迷。弹珠游戏、斗鸡、拍洋画、翻绳子等游戏仍在流行。

 [1] [2] 下一页
编辑:李斌
分享到微博: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六一儿童节 希望给孩子们一个实在的节日礼物   11-06-01 09:54
·六一儿童节让我们快乐出发 西安乐园大搜捕   11-06-01 09:18
·高清组图:“六一”儿童节特辑——童“颜”无忌   11-06-01 08:39
·举牌妈妈“六一”获调休 称举牌是唤醒对孩子的爱   11-06-01 08:18
·家长呼吁将儿童节改“亲子节” 给家长也放一天假   11-06-01 05:36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