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玩收藏 莫“走火入魔”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1-06-04 14:20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曾是高考状元的美女主播
曾是高考状元的美女主播
盘点十大经典防弹车
盘点十大经典防弹车
·男子染性病怀疑因嫖娼得来 强索嫖资动刀伤人
·男子跳下站台小便逼停地铁 列车距离其不足三米
·饭馆挂雷人标语:不给女生夹菜将加收50%服务费
·证人称亲眼目睹桑兰被性侵 曾给检察官发信报案
·济南闹市街头一女子惨遭割喉 凶手随后自刎(图)
·男子为躲高利贷杀死网友并焚尸 伪造自己死亡假象
 

  1亿,2亿……直至近日齐白石名作《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拍出天价4.255亿元,收藏行业高温依然在持续,作为文物大省的陕西,民间收藏的热情也十分高涨。然而,通过近段时间的华商鉴宝活动,我不由得想给一些藏友泼泼冷水:玩收藏,切莫走火入魔。

  自5月17日以来,本报联合西安市文物局推出民间收藏义务鉴赏月活动以来,先后6期的义务鉴宝中,近200名藏友携带着600余件藏品前来鉴定,然而,略显遗憾的是,假宝贝远远多于真宝贝,让人眼前一亮的珍宝更是少之甚少。在几期的鉴定中,发现有不少藏友经常来赶场子,只要有鉴定的,他们都必会到场,虽然每次带的宝贝不同,然而基本上都是假货,即使偶尔有件真品,也得不到专家的赏识,“东西虽然真,却十分普通,不值啥钱。”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先生,他搞收藏已有几十年了,家里摆满了收藏来的盆盆罐罐,已花去了五十多万元,也就是他的大半家当,然而其藏品中,大多都是假货,他说他也不懂得分辨真假,只要自己看到了觉得可以,就会买,就这样几十万元钱葬了进去。还有一位老先生带来的诸多宝贝中,就连不懂文物的人基本上都可以断定他的宝贝没啥价值,玉石很明显是玻璃做的,花瓶看起来既不美观也不古朴,老先生说,他花了三四十元,想捡个漏,碰碰运气。

  还有一些藏友,花了大价钱甚至倾尽心血购买的宝贝,竟然是现代工艺品,当专家说他的是假货时,藏友心理上却难以接受,非要说专家看得不准,等下一次来,又一拨专家给出了同样的答案时,藏友依然不服,继续寻找下一拨专家。这让我想起了中央电视台曾曝光过这样的公司,只要给钱,不管宝贝真假都会出具“宝贝为真”的鉴定证书,不少藏友花钱购买的证书,最后竟是一张废纸。

  每期鉴定,都会遇到这样的藏友,专家每次都会奉劝说,如果喜欢收藏可以多看看,但尽量少买。因为在如今的收藏界,早已过了“暴富”、“捡漏”的时代,也很难会出现有人能够为了几元、几十元就把真正的传家宝贱卖的情况,在古玩市场上,没有四五年的眼力,很难淘到好宝贝。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藏友们在购买藏品时也要听听专家的劝说,切勿抱着侥幸心理,否则就会交很多学费。

编辑:赵萌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民间收藏鉴宝活动(五)   11-05-31 17:13
·民间收藏鉴宝(三)   11-05-25 15:17
·免费民间收藏鉴赏月:家有啥宝贝 专家来鉴定   11-05-23 15:38
·民间收藏鉴宝(二)   11-05-21 10:54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