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中国父母去美国生孩子风险大 不交税难享高福利
http://news.hsw.cn    来源: 解放网-新闻晚报  2011-06-16 14:4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西安车展上的靓丽车模
西安车展上的靓丽车模
网友曝光世界各地蜗居
网友曝光世界各地蜗居
·国家防总:三峡水库发挥作用 长江大旱无大灾
·太原警方端掉一“性虐”淫窝 按需包装生意火爆
·公司防员工作弊购“刷脸机” 网友称长痘怎么办
·“化学天才”制贩毒品还债 同伙称其为科学怪人
·男子强奸同行无悔意自称痴情 拍不雅视频成罪证
·丈夫在外有情人 妻子劝阻不成殴打小三被拘10日
 

晚报记者 朱静远

  美国是为数不多给予在本土出生人士公民权的国家,这使得近年来到美国生孩子的各国妈妈人数趋增。美国《时代》周刊网站日前刊发文章,关注中国父母前往美国生孩子的热潮,并指出“美国娃”的未来可能并不如 “生育旅游”中介鼓吹的那样美好。

  准父母受到美国国籍诱惑

  美国是为数不多的给予在本土出生人士公民权的国家,拥有美国籍后可享受的种种“特权”,是“生育之旅”受到热捧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到美国待产生小孩的各国准妈妈趋增。这其中也不乏来自中国的准妈妈们。几乎所有赴美生育的中国父母们都认为,花两万多美元到美国生孩子,对子女来说是人生最值得的投资。

  大部分到美产子的孕妇都是通过商务或观光签证进入美国,虽然假借旅行名义生美国籍宝宝,但是她们的情况却和非法移民完全不同。另一方面,准妈妈多来自富裕家庭,在美一切费用自理,生完孩子后也都自动离境。

  来自中国的准妈妈刘丽(音译)经过多方咨询,选定了一家口碑较好的中介机构,算上往返机票、产检、生产费用和看护费等,大约要花费人民币14万元左右。而为了顺利地办理旅游签证,刘莉还对使馆刻意隐瞒怀有身孕的事实。

  “月子中心”都是“非法经营”

  刘丽在怀孕6个月的时候独自前往美国加州的一家华人待产中心。除了一周2到3次、每次三个小时的外出时间外,刘丽只能在住处的四周散步,剩下的时间就是听听月子培训的讲座,“待产中心怕我们出意外,所以这样规定,”刘丽说,“尽管我已有所准备,但心里还是很委屈,孕期没有家人照顾,感觉很不安。 ”

  在美国加州,华人开办的待产中心遍地都是。待产中心本是灰色行业,没有营业执照,大多开在风光优美的美国西海岸,在华人圈子里低调地经营。

  美国媒体指出,其实诸如“月子中心”“家庭旅馆”皆属于“非法经营”,且华人小区城市官员皆明确指出,小区内若有举报一定会前去查访,开立“警告单”并留下屋主资料,屡劝不改者将吃上官司。另外,尽管多数月子中心号称有“护士”或“看护”照料,但月子中心场所的安全和卫生仍然让人担忧。

  孩子回国生活麻烦多

  去年在美国生下女儿的宋静文现在为孩子的户口犯了愁。孩子是美国籍,按规定不能上户口。如果想要在国内的学校读书,都是一件麻烦事。一笔不菲的借读费用肯定是要出的,孩子日后在国内享受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会受到种种限制。

  虽然身为美国公民的孩子可以在美国享受公共教育、大学贷款等诸多福利。但如果16周岁后不在美国工作、不在美国上税,能够享受的福利也是极其有限的。

  “美国所有的福利都来自于税。福利政策并不完全排除没有交过税的人,但不交税,享受的社会福利肯定和正常的美国人不一样。当然,这也取决于各州不同的法律规定。”已经拥有美国绿卡,在新泽西从事教育行业的杨先生说。

  此外,美国法律规定年满21岁的公民可以按照“依亲”政策为父母申请绿卡,理论上完全可行,但同时要提供报税证明、经济能力担保证明。申请绿卡之后,排队、走移民程序可能要几年时间,核准后还有漫长的“移民监”。而当初持商务、旅游、观光签证来美产子的母亲,也有可能因为当初入境时存在欺瞒情况及违反“无移民倾向”的条款,日后难以再取得签证。

编辑:赵萌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媒体称中国涉外收养缺乏监督 部分福利院涉卖婴   11-06-09 09:38
·超市团购“秘制香粽” 里面竟全是绿豆糕和艾草   11-06-02 05:15
·山西国资委贱卖煤炭建豪华福利房 官方称系低价团购   11-05-27 20:54
·美老翁将老伴遗体放冰箱十余年 继续领其福利金   11-05-27 14:35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