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蜱虫咬人病例多“被耽误”致死 传播途径仍是谜
http://news.hsw.cn    来源: 天津网  2011-06-17 10:54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模特训练与蛇共舞
模特训练与蛇共舞
各国元首的住所什么样
各国元首的住所什么样
·歌手红豆再次因猥亵男童被抓 曾被列为网上逃犯
·女网友分手前“献身”反告性侵 男子终未被起诉
·男同性恋集体淫乱 “同志浴池”被责令停业整顿
·国家防总:三峡水库发挥作用 长江大旱无大灾
·太原警方端掉一“性虐”淫窝 按需包装生意火爆
·公司防员工作弊购“刷脸机” 网友称长痘怎么办
 

 

  蜱虫夺命 仍是个谜

  全世界范围内的蜱虫叮咬人致病事件,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首先报告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此后欧洲等地也相继报告了这种病例。2006年安徽省就出现过这种病例,黑龙江、内蒙古及新疆等地,也都曾在蜱虫中检测到相关病毒。1997年河南省信阳市出现首例病例。近些年来,对于蜱虫叮咬人致病的研究一直在进行。

  崔宁说,目前已知的无形体病传播途径有两种方式。蜱虫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但有研究发现,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等体液,有可能会导致传播,但具体传播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蜱虫一般栖息在草丛、树林中,有8只触角,身体只有绿豆般大小,呈褐色,躯壳是个椭圆形的硬甲。蜱虫的嘴上长有倒刺,一旦插入皮肤开始吸血后就很难拔除。

  据了解,我国已知蜱虫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回归热螺旋体、32种原虫等。多种病原体可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包括无形体感染和病毒感染等。

  在商城县常见的有多种蜱虫,根据其生存的地方可分为草蜱虫、狗蜱虫、牛蜱虫等。余芳说,根据目前病例了解,狗蜱虫、牛蜱虫基本上叮咬人后,不会致人感染。而伏在草上的草蜱虫易感染接触到的人群。所以,采茶、下地干活等户外活动受到蜱虫叮咬致病的比较常见。“在防治手册中,这种病症疑似为蜱虫叮咬后引发病症,已被国家疾控中心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进行监测,以进一步探索病因。所以蜱虫仍旧是个谜。”

  在采访期间,信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沈大勇,一直陪同河南省卫生厅的专家在信阳市各个地方进行会诊研讨,“我们会尽一切努力,不惜一切代价来救治患者,并且用所有的手段来预防蜱虫咬人事件再次出现。”

  对于患病者来说,治疗这种病的费用也相当昂贵。黄式顺陪着母亲治病不到半个月,已经花了2万多元。这让他有点承受不起。“虽然农村合作医疗能够报一部分,但剩下的那部分对我来说也是不小的开支。所以农民生不起病,也进不起医院。”

  相对于黄式顺,袁以周的家人则没有想那么多。几天来,袁以周的儿子只要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告诉他们,一定要用最好的药,要最好的医生来治,“钱不是问题,只要能救命。”

  谜一样的蜱虫背后,是残酷的现实。

编辑:李斌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北京市确认出现蜱虫 已开始进行全面排查和消杀   11-06-15 02:21
·河南再发蜱虫病致4名患者亡 40至80岁年龄组居多   11-05-25 20:53
·山东再现蜱虫叮咬病例 已有患者救治无效死亡   11-05-21 14:26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