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夺命 仍是个谜
全世界范围内的蜱虫叮咬人致病事件,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首先报告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此后欧洲等地也相继报告了这种病例。2006年安徽省就出现过这种病例,黑龙江、内蒙古及新疆等地,也都曾在蜱虫中检测到相关病毒。1997年河南省信阳市出现首例病例。近些年来,对于蜱虫叮咬人致病的研究一直在进行。
崔宁说,目前已知的无形体病传播途径有两种方式。蜱虫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但有研究发现,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等体液,有可能会导致传播,但具体传播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蜱虫一般栖息在草丛、树林中,有8只触角,身体只有绿豆般大小,呈褐色,躯壳是个椭圆形的硬甲。蜱虫的嘴上长有倒刺,一旦插入皮肤开始吸血后就很难拔除。
据了解,我国已知蜱虫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回归热螺旋体、32种原虫等。多种病原体可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包括无形体感染和病毒感染等。
在商城县常见的有多种蜱虫,根据其生存的地方可分为草蜱虫、狗蜱虫、牛蜱虫等。余芳说,根据目前病例了解,狗蜱虫、牛蜱虫基本上叮咬人后,不会致人感染。而伏在草上的草蜱虫易感染接触到的人群。所以,采茶、下地干活等户外活动受到蜱虫叮咬致病的比较常见。“在防治手册中,这种病症疑似为蜱虫叮咬后引发病症,已被国家疾控中心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进行监测,以进一步探索病因。所以蜱虫仍旧是个谜。”
在采访期间,信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沈大勇,一直陪同河南省卫生厅的专家在信阳市各个地方进行会诊研讨,“我们会尽一切努力,不惜一切代价来救治患者,并且用所有的手段来预防蜱虫咬人事件再次出现。”
对于患病者来说,治疗这种病的费用也相当昂贵。黄式顺陪着母亲治病不到半个月,已经花了2万多元。这让他有点承受不起。“虽然农村合作医疗能够报一部分,但剩下的那部分对我来说也是不小的开支。所以农民生不起病,也进不起医院。”
相对于黄式顺,袁以周的家人则没有想那么多。几天来,袁以周的儿子只要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告诉他们,一定要用最好的药,要最好的医生来治,“钱不是问题,只要能救命。”
谜一样的蜱虫背后,是残酷的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