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专题资料库
共和国从这里走来:红色会宁绘新图
http://news.hsw.cn    来源: 人民网  2011-06-20 13:5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诡异!经典明星“撞脸”
诡异!经典明星“撞脸”
哈莫族男子跳牛成年礼
哈莫族男子跳牛成年礼
·长沙一男子因纠纷开车碾死妻子岳母被判死刑
·宿舍管理员800字致辞被掌声打断11次讲哭毕业生
·媒婆帮助他人强奸智障女 贪图好处费最终获徒刑
·中学期末考试出怪题 问秦始皇是否爱吃炭烧玉米
·山西副省长自带被褥下乡调查 两天研究出11问题
·情妇为“转正”拉拢贪官女儿 绝症妻子举报丈夫
 
  73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汇聚甘肃省会宁县城,在素有“秦陇锁钥”之称的这块热土上播下了红色的种子。今天的会宁,广大干部群众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继承发扬会师精神,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的特色创新之路。

  科学发展走新路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历时两年的长征胜利结束,中国革命揭开了新的一页,从此这片土地有了新的活力。如今,红军会师联欢会会址——文庙大成殿,红柱绿瓦,修葺一新;邓小平亲笔题名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傲视苍穹,巍然屹立,四周环绕的青山绿水和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将“会宁红军会师旧址”深深地拥抱在怀里。

  会宁地处甘肃中部,自然条件严酷,十年九旱,年平均降水量为340毫米,年蒸发量高达1800毫米。会宁县委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确立了“科学发展挖穷根”的主题,坚持“打红色牌,建设全国红色旅游名城;打绿色牌,建设陇中绿色产业基地;打金色牌,建设西北教育名县”和“兴水立县、项目强县、产业富县、旅游活县、科教兴县、和谐建县”的发展思路,着力改善以水、田、路、电、林为主的基础设施条件,培育壮大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的工商经济,形成了以“全国肉羊之乡”和“全国小杂粮之乡”为主的绿色产业优势。

  会宁县积极组织干部下基层,在群众中大力推广农作物良种普及和地膜覆盖技术,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去年,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地膜覆盖农作物面积达到35%,增产粮食2200万公斤。他们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大力实施百万亩草、百万只羊工程,草畜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全省肉羊十强县之一。去年,全县的畜牧业产值增加到4.97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60%以上。

  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4.6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6%。全县粮食总产量187060吨,是1949年粮食总产量62035吨的3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2106元,是1949年农民人均所得43.92元的近48倍。

  红色旅游结新果

  会宁在甘肃乃至祖国西北都称得上是红色旅游资源大县。1935年10月,毛主席率中央红军(陕甘支队)去陕北时路过会宁,曾在会宁境内宣传革命,发动群众抗日。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会师期间,更是留下了许多战斗遗址、会师遗迹、历史文物、感人故事等红色文化资源。

  近年来,会宁县依托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的红色资源优势,抢抓机遇,把发展红色旅游业作为“六大县策”之一,确立了“打红色牌,建设全国红色旅游名城”的战略目标,红色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目前已建成的“会宁红军会师旧址”是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安全教育基地,列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会师旧址内的长征胜利纪念馆,是目前国内惟一全面反映长征历史的纪念馆。“将帅碑林”有400多位将军、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会宁县博物馆是全国县级百强博物馆。2008年10月,“会师旧址”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评定委员会评为4A级红色旅游景区。

  自200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开馆以来,会师旧址接待慕名而来的国内外游客100多万人次,其中来自30多个国家的外宾1万多人。那些开国元勋、老将军、老红军的后代,踏着先辈的足迹前来缅怀先烈,至今已有400多人次。

  会宁县还依托省级森林公园桃花山,开发修建了“红军长征胜利景园”,微缩修建了红军长征路上具有代表性的22处历史景点,配套建设了一些游客参与性的拓展项目,成为一处集参观、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景点。

  红色旅游带动了全县第三产业的发展。截至目前,会宁县城有接待百人以上能力的宾馆(饭店)10家、旅行社3家、“农家乐”20多户,旅游从业人员近2000人,年旅游综合收入超过5000万元。

  统筹城乡展新容

  会宁“红军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陈列着73年前的旧照片,映出一片苍凉景色。解放初期,县城仅有城郭1处,周长2.5公里,面积约570亩。城内街头铺面仅200多间、民房2500多间,6条道路,长不足3000米,宽仅可容纳两辆马车错行,城内仅有12盏路灯。

  如今,高楼商厦鳞次栉比,大道车水马龙;夜晚华灯初上,“会师楼”下灯火辉煌……在三军会师的这片红色热土上,同样散发着现代城市的气息。

  “十五”以来,会宁县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了大规模旧城改造,完成投资10多亿元,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县城综合功能和聚集效应显著提升。县里依托项目建设,实施雨水积蓄、梯田建设、极度干旱地区人畜饮水等工程,着力解决干旱缺水这一制约会宁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至今,全县已建成形式多样的各类水利工程241项,建设了3个万亩灌区,5处大型骨干人畜饮水工程,水窖总数已达到23.5万眼,累计缓解了45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全县新修村组公路1300多公里,通柏油路的乡镇达到90%以上;新建、改造供电线路近800公里,实现户户通电;流域综合治理55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0.3%。

  会宁县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认真办理省、市确定的各项惠民实事,有力地解决了群众就业、养老、住房等问题。县里建立健全了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农村低保人数达到8.08万人,月人均补助标准从18元提高到47元,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标准从80元提高到138元;启动城市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提高了农村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标准;实施14个以整村推进为主的扶贫项目,使2.8万户12.7万贫困人口直接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恢复高考以来,会宁已累计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6万多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1000多人,硕士学位的5000多人。

  古老的会宁,红色的会宁,崭新的会宁,金色的会宁,正昂首阔步在新长征路上,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描绘更加绚丽多姿的新画卷。
编辑:梁铮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英雄城南昌:从红色走来向绿色走去(图)   11-06-20 13:55
·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起步 中国共产党诞生地走访记   11-06-20 13:55
·日内瓦“破冰之旅”   11-06-20 13:44
·抗美援朝   11-06-20 13:44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