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23日下午,北京苹果园南路苹果园办事处东五十米左右,一辆汽车因路面积水熄火,两名推车的青年男子不慎掉进排水井被冲走。
两个青年被水冲走了,不是洪水,是雨水,不是在山林野地,而是在城市;我忍不住想,前一秒钟,他们可能还微笑着,后一秒钟,他们就消失了。他们不会有任何的心理准备,因为他们绝想不到,他们所仰望的这座城,他们所熟悉的这条路,在一场雨水里会变成死地。
这当然是“意外”,可是这意外于我们而言是一个故事,于他们而言却是一个悲剧。也许用“杯具”表达更为妥切,因为剖开这个悲剧,实在是一地的喜剧。但我排斥这种表达,因为我认为“悲剧”虽让人感到伤痛,但同时也让人正视现实,进而寻找原因,“杯具”却只能让人感到无奈和挫折,渐渐地安于犬儒的壳,受伤着、哀怨着、麻木着,最终也只能被突然的雨水“意外”地冲走,像掉进一个巨大的抽水马桶里一样。所以我想吹起这一地的鸡毛,问一问谁该为被水冲走的两个青年负责。
有许多人纠结于那个被打开的井盖,以及那个打开井盖的人,我对此有些无语。井盖的问题当然是悲剧的一个因素,但若将之当做“一个井盖引发的惨痛事件”,则不是无知,就是无耻。还有人拷问“一个城市的良心”,这说得好听点是隔山打牛,说得不好听就是隔靴搔痒。城市本是钢铁水泥,没什么良心,良心的有无只在于城市的管理者,管理者有良心,城市就固若金汤,管理者没良心,城市就是一包方便面。
但拷问城市管理者的良心也不太够,因为一者,人的良心有些靠不住,曾经的“娘心”也会慢慢地蜕变成“狼心”,比如贪官杨光亮,本也出身贫寒,也曾为父老乡亲做过些好事,最后不照样上千万地贪,完了还大言不惭地声称“对得起人民”!二者,“良心”在有时候很模糊,不好评估。比如有官员声称“大城市房价本就高,嫌贵到别的地方买”,比如有官员声称 “乳业标准降低无损民众健康”,这些话有没有良心,我真有些搞不懂。
那么,就只能拷问制度建设了。小平同志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我认为这话对中国的官员尤其适用。这不是哪座城的问题,也不是哪个官员的问题,与其拷问城市的良心,拷问官员的道德血液,不如完善我们的制度,如此才能避免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城市建设。
末了,打油诗一首,聊抒己怀:
天天挖沟年年翻,一雨一遇漫金山。
不见白蛇斗法海,却有车船人马淹。
借问官员何处寻,茅台酒里话神仙。
我劝天公重抖擞,建好城市管好官。(三刀柔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