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西安高新区文化企业出品的《隐形的翅膀》,荣获第1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和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西安日报讯(记者 权全)7月8日,“第二届飞天奖电视艺术国际高峰论坛”在西安高新区隆重举行。论坛上,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京师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签订国际影视动画人才培训基地合作书并揭牌。这进一步凸显了西安高新区创意产业的发展生机勃发、活力涌动……
“走科技与文化融合的路子,每年拿出3000万元财政资金扶持创意企业发展。”在当日进行的论坛上,西安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刘明华就高新区创意产业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据了解,高新区在2005年提出发展创意产业后,就一直走科技与文化融合的路子,大力发展动漫游戏、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艺术等产业,并制定了多项创意产业扶持政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5年发展 营业收入突破百亿
初步统计,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高新区产业集群,从2005年发展以来,截至2010年底,园区创意企业已达2000余家,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从业人员达5万人。可以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高新区建设创新型园区的重要手段之一。文化创意产业让高新区集聚和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人才,通过创意、创造、创新的价值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在高新区形成一种鼓励创意、积极创造、不断创新的氛围,使高新区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得到持续不断的提升,从而实现高新区“经济增长、产业转型”的战略目标。
当日论坛,除了进行第28届“飞天奖”入围作品评介、中外嘉宾演讲等活动外,还为相关合作项目举行了隆重的签约仪式。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指导下,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京师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签订了“国际影视动画人才培训基地合作书”并揭牌。
三方就“国内外影视动画跟踪与研究、高端人才培训与研讨、原创动画”等内容达成合作协议,在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和文化交流活动,为影视动画界提供人才解决方案,打造产学研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文化变革 优秀作品层出不穷
成立于1991年的西安高新区,20年来各项经济指标年增速达30%,成为国家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6个试点园区之一,也是中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科技文化新城。
科技的快速发展,引导着文化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新媒体的出现,让文化内容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更广的渠道、更低的价格走近消费者。
2006年,由西安市政府主办、西安高新区承办的“中国首届手机电影盛典”,就引起了全国广泛关注。而如今,高新区的创意企业突破2000家,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仅影视和动画企业就达100家,从业人员8000余人,并且创作出了一批新的优秀的影视和动画作品,如《隐形的翅膀》、《清风碑》、《关中匪事》、《永不消逝的电波》、《新安家族》、《一一向前冲》、《北纬三十三度》、《丝路少年》、《昆哥的故事》等。
“仅2011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动画企业在广电总局备案的动画片分钟数就达5000分钟,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相关部门的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说明了西安高新区创意产业政策的聚集效应和成熟产业环境的吸引力。”刘明华说。
西安高新区也相继获得了“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创意园区”、“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西安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等称号,并发起成立了拥有170多家会员单位的陕西省动漫游戏行业协会,成为中西部地区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