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 (陕西电视台《第一新闻》记者 靳枫 荆星)洛南县寺耳镇有一个寺耳金矿,听当地人说曾经很辉煌,每天都能采出大量的矿石,靠山吃山,几天前三位村民就偷偷到这废弃的金矿里去“淘金”,没想到金子还没挖出来,自己先倒下了。
在当地一位村民的带领下,记者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才找到这个出事的洞口,看到这个空口出事之后已经被封了起来,而且上面还写上了"严禁偷采"的警示语,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个洞口是寺耳金矿废弃的一个出矿口。
7月17号下午,胭脂河村三位村民偷偷到这个坑道里去采矿,直到18号晚上都没回来,家里人着急了,于是叫来村里的乡亲们帮忙。
当地村民:还有人到洞子里去救那几个人去了,没救上来都受了伤了,摔得都昏迷不醒了。
受伤群众:下了一截儿,我可能就昏了,一昏栽倒下去啥都不知道了。
记者:进去以后里面是啥感觉?
受伤群众:就是大脑里面老是“嗡嗡”的。
记者了解到,这个坑道里有一个1700多米长的竖井,幸亏当时救人的村民只下了70米左右,后来又有群众进去将这受伤的四个人救了出来。
当地村民:进去就是有缺氧的那种感觉,把人熏昏了。
记者:那你们是怎么把那几个人救出来的?
当地村民:我们就是到里面背的背,搀的搀,把人拖出来的。
赶到现场的公安部门也不敢贸然进入坑道,只能请来专业的救援队,带着防毒面具和氧气瓶,在7月18号中午才将三名被困的村民救了出来,但不幸的是他们都已经遇难,其中两人还是父子俩,儿子今年只有21岁。据警方介绍,三个人在坑道里偷采矿石时,使用的工具“汽油钻”,就是夺去他们生命的“凶手”之一。
洛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白书敏:本身废弃的坑口空气稀薄,采用了汽油钻以后烟雾产生二氧化碳,缺氧以后窒息死亡。
在救人中受伤的四名村民受的都是一些外伤,经过治疗已经没有生命危险了。考虑到这四名群众是因为救人受伤,洛南县政府表示,将会承担他们的医疗费。
寺耳金矿08年已停产 淘金者何如进入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寺耳金矿08年就已经停产了,但在矿区附近的村子里,仍不断有村民进坑道淘金。既然坑道已经废弃,那么这些淘金者们是怎么进去的?而他们到底有没有淘到过金子呢?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寺耳金矿已经停产好几年了,但是在山上留下了十几个出矿口,想我现在站的这个出矿口附近还有很多当时留下的废渣,可以目测一下,这个洞有1米左右宽,而且非常的黑,如果想下去是非常的困难。但是当地村民说,因为这个口没有封,还有村民到里面去淘金。
洛南县公安局的调查结果显示,情况并不是记者看到的这样,寺耳金矿早在2008年已经停产,那些废弃的坑道也早已经被堵了。
洛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白书敏:这个坑口是原寺耳金矿的坑口,因为没有开采价值废弃了,咱们安监局和国土上已经把它封堵了,这可能是附近的群众自己开采把它弄开了。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一些村民的证实。
受伤群众:那个坑道前几年是封过的。
当地村民:这农民就是没钱了去拾上一把,到那废渣里去挑呢,捡呢。
记者:那你觉得那危险不?
当地村民:危险肯定危险,那人没钱了,就是看着呢,看哪一块儿比较安全一点去捡一点儿。
当记者问到,怎么能判断坑道里是不是安全时,大家的回答竟是凭肉眼去看,通过肉眼来判断坑道上方的石头牢固不牢固,但是却忽视了坑道里长期不通风,空气稀薄。
当地村民:采了矿石就是人用肩膀扛回来。
记者:然后呢?
当地村民:然后就是几毛钱一斤卖一点钱。
金子固然诱人,但是为追求那看不到摸不着的宝贝,三条鲜活的生命却因此断送,留给家人的是无尽的痛苦。在这起事故发生后,洛南县已经对全县境内的矿区展开安全隐患排查。
洛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白书敏:对周围群众进行教育,然后对所有废弃的坑口进行重新的排查,有些挖开的进行重新封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