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都周刊201128期封面
本刊记者在温州深入采访追尾列车幸存乘客、事故目击者、永嘉站站务人员和专家,试图还原事发真相。种种迹象表明,此次事故很可能是一起因调度人员下令不当的责任事故。
记者_陈承 实习生_李秋萍、吴思凡、姜梦
25岁的山东菏泽人王海茹怎么也不会想到,在她拿出手机拍摄D3115次列车车厢内情景后不到五分钟,她所乘坐的列车就被D301次追尾了。
死里逃生后,她坐在病床上用手机播放记录到的情景:明亮的车厢内,几乎坐满了乘客,这段短短几十秒的视频,很可能是追尾事故前,唯一的一段车厢影像记录。
王海茹和她的丈夫曹卫东坐在D3115次列车第15节车厢的倒数第三排右侧,20点30分,事故毫无征兆地发生了:她觉得自己碰上了地震一样,身体止不住地往下滑,感觉像掉到了车下面。
与此同时,位于D301次列车第二节车厢内的部队文职军官孙淑琴,正躺在由卧铺改造的硬座包厢上铺看书,突然她感到车厢发生剧烈翻滚,她的身体随之猛烈摇晃,幸好她紧紧抓住了上铺的栏杆,没有被甩出上铺。
在事故发生时,D301次列车的车头两节,在追尾瞬间被拱离了铁道,高高昂起头部,随后往下急坠,从20多米的高空,跌落翻滚到铁道高架下的泥地上。
而D3115次列车的尾部两节,则被D301次车头压扁,王海茹死里逃生后回忆,D3115次最后一节车厢已经被压缩得不到原始体积的三分之一,倒数第二节的后半部分车顶,被压塌得紧紧贴在了列车内的车座上沿。
幸运的是,王海茹和她丈夫座位右侧的列车窗户被巨大的冲击力震碎,使得这对夫妻在事发后几分钟内,就从破裂的窗户爬出;孙淑琴则凭借着自救知识,在跌落的车厢内苦苦挨过了几十分钟,最终被救出。
司机惊魂
追尾事故发生后约一个小时,曹卫东和王海茹,经乘务员提示,看到了D3115次列车司机。彼时,他正打电话向领导汇报情况。
王海茹回忆,司机当时瘫坐在D3115次车尾附近的铁路路基边,她质问:"我们后面这么严重撞车,你不知道吗?"答:"我不知道出事了。"
这段对话得到D3115次列车另一名乘客、温州瑞安市文联秘书鲍永远的证实。当时,鲍永远曾给司机递了一根烟,7月25日在接受央视电话采访时,鲍永远称司机曾对他说:"现在我可以告诉你,真的是人家(D301次列车)追尾,不是我的事情。"
王海茹则表示,当时确实有乘客给了司机一根烟。看到司机软瘫在一边,王海茹心生同情,没有继续追问,但随后她听到司机反复在喃喃自语这么一句话:"我这一生都不会再开车了,我没有责任的。当时我说能过去的,应该走的,但他非要让我停。"面对记者追问,王海茹坚称记忆不会有误,"司机就在我旁边,我能听错吗?"
司机口中"能过去"是什么意思?下令停车的"他"又是谁?这句话或许可以成为破解此次动车追尾事故原因的线索之一。
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教授孙章对此分析称,"如果事发前雷电确实没有对列车动力供电造成影响,那么D3115次列车就有动力能继续行驶,司机所称的'能过去'可以作此解释。"
司机指称的那个"他",孙章则分析认为,"他"很可能就是调度,"别人没有权力让司机停车,只有调度命令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