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经济学家称未来几年中国物价平均每年涨3%到4%
http://news.hsw.cn    来源: 央视  2011-08-10 11:3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传播广骗人多的20个段子
传播广骗人多的20个段子
《看客》:拥挤的星球
《看客》:拥挤的星球
·王延平陷“嫖娼门”涉嫌自我炒作 靠卖手机壳为生
·江苏一男子患性病后嫖娼 犯传播性病罪获刑六月
·少女遭3名男子非法拘禁性侵 为保贞洁3楼跳下
·负心汉目睹女友遭强暴不阻止 在一旁用手机摄像
·江苏上访者被以未购买一元钱公交车票为由劳教1年
·红十字总会称一位领导配两辆豪车符合国家标准
 

  8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7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5%,涨幅比上个月提高了0.1个百分点,再创三年以来的新高。到底是哪些因素推高了CPI?生活当中老百姓对于物价变化会有哪些切身感受?下半年物价走势是否会迎来拐点?下一步到底还会不会加息?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陈伟鸿和特邀评论员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著名财经评论员张鸿共同评论。

  7月CPI同比上涨6.5%,再创新高,哪些因素推高CPI?加息还会来吗?

  今天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七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再创新高。食品类价格依然领涨CPI,同比上涨14.8%,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3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影响最大,同比上涨56.7%,蛋类价格同比上涨19.7%,居住类价格涨幅也比较突出,7月份,我国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5.9%,说到近来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状况,还是让我们跟随镜头到市场上看一看。

  在成都的青羊社区农贸市场,猪肉价格标签显示的精瘦肉每斤是16元,这和一个月前的价格相同,但到底现在价格如何呢?

  记者:现在精瘦肉每斤是多少钱?

  猪肉摊主:精瘦肉17块(一斤)。

  记者:为什么标牌上显示的还是16(块一斤)?

  猪肉摊主:这段时间,个把星期(价格)又涨了。

  记者:又涨了,那你这个标牌为什么没换呢?

  猪肉摊主:可能马上要换了,还没反应过来肉价又涨了。

  采访中,几乎所有的摊主都认定,猪肉价格还在继续上涨,同猪肉价格一样,今年鸡蛋的价格也一直比较高,在北京新发地市场,来自安徽的胡兰英,在这里批发鸡蛋已经四年多了,她说近期北京鸡蛋的价格出现了大幅的上涨,最高时批发一箱鸡蛋是210元,相当于每斤鸡蛋4.7元左右,像这样的高价,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胡兰英(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商户):这一箱去年150块钱一箱,现在200,一箱差50块钱,一斤(差)1块钱了,七月底的时候210元一箱。

  刘通(北京新发地市场部负责人):就今年来说呢,前期的时候鸡蛋价格同比涨幅是比较高的,7月份跟去年同期相比,涨幅大概在20%左右。

  除了猪肉、鸡蛋价格对CPI的明显拉动外,食用油等食品类价格的上涨,也推动了CPI的上涨。6月下旬以来,全国纯花生油价格持续上涨,进入8月份后,涨速明显加快,8月8日比去年同期上涨18.8%。统计局数据也显示,今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涵盖的8大类商品价格,都有所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7月份,6.5%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3.3百分点,今年新涨价因素约为3.2个百分点。

  曹远征:7月份是拐点 也是顶峰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这个数据确实是比较高了,但也可以说拐点到来了。从同比来看,翘尾因素在7月份跟8月份之间有将近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猪肉在高位,猪肉的循环一般是6到8个月,现在的高位就意味着它开始往下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该说七月份是个拐点,是个顶峰。

  物价总水平的提高不完全是通货膨胀,所谓通货膨胀,顾名思义是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但是这一轮物价上涨,除了通货因素以外,货币增发的因素以外,还有别的因素在起作用。一个是外部冲击,比如农产品价格上涨,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这都是经济外升的变量,是冲击性的。不管冲击性是一次性的,还是短期的,或者是暂时的,我们还要看一个因素在发生变化,可能是持续的,就是劳动力成本在持续上升,会引起劳动密集产品价格有持续上涨的压力,这个压力尽管现在还体现的不太明显,但是潜在的压力在逐渐加大。

 [1] [2] 下一页
编辑:李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