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渭河,我们的规划方案主要是从7个方面,下面主要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核心区及各区段概念规划方案,给各位领导汇报。
首先是总体方案,我们做了4个方面的工作。根据前面的理念,长流贯都、珠联璧合,是一轴、二廊、双核、多射、多群落,一轴是河道湿地轴。二廊是南北天汉走廊。双核是生态保育核心区、新文化创意核心区,多射是放射性绿色廊道,多群落是生态保育群落,文化展示与新兴服务业群落、现代低碳生活群落。
这个是根据我们的空间结构和规划理念,我们绘画的总平面图。
第三土地利用规划。根据我们的理念,上午王军主任提到西咸新区的总体规划,最重要的一个理念是要组团式发展,建设现代田园城市,要大开大河,我们的土地利用也是根据前面的规划理念,它的用地主要是根据几个主要的结点,有节奏的分布,这样的用地大部分的类型,也是刚才我们介绍的,就是三类群落,土地利用指标里面,生态控制指标是最高的,如果算上水域的话,达到将近60%。
泾渭分明这一块是从保护湿地景观出发的,这个是文景之治,第三个是盛世大业,接下来是卓越荣誉,这个区域是以奥体中心为核心的区域,我们强调以现代风格为主,最后是乐活田园,通过我们规划的模式,形成一个现代的田园城市的意向。
这是风貌控制的纵向规定内容,上面介绍的是总体规划,下面主要介绍专项规划,我们分了11个专项,首先第一个我们认为是生态保护规划,生态保护与生态体系的布局规划,我们认为必须建立在对本地生态系统的认知上,这个是对景观和生态现状的分析,在分析基础上,我们对这样一个规划区域进行了生态格局的分析,对河道的生态心脏进行了分区,我们分为7个大区,总的来讲,渭河的区域里面,滩地虽然比较好,但是破坏比较严重。
我们要了解渭河在区域生态格局中的位置,一张是西咸新区空间格局图,一张是西咸新区的生态体系图,我们可以看到渭河是它的主骨架,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制定了生态保护的原则,有四条,我们认为要保护优先,特别是对河道和滩地要进行保护,第二服从区域生态格局原则,第三维护渭河生态连续性和完整性,第四要生态功能导向的原则。
下面是对它们具体的规划,这是生态格局的规划,主要形成以渭河的湿地通廊为主体,我们对整个区域进行了生态功能划分,生态廊道体系和重建规划,这里主要提出了3类廊道体系,生态群落板块的系统重建和保护规划,这就是我们要串联的第一个类型的群落,就是生态群落,第一个就是泾灞渭的核心区,我们认为可以把现有的生态资源利用。
生物栖息地修复及多样性保护规划,这两张图是我们做的洪水的分析,第一张是没有考虑的大堤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利用渭河的河滩、湿地,进行防洪建设还是非常重要的,这对维护区域的防洪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河道水体净化能力的规划,这是针对河道的生态绿化的典型办法做了一些案例。
下来就是文化及公共服务产业的布局规划,这个在前面提到了,要根据横桥新文化创意区,要借助渭河很好的生态和基础,引领我们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在沿渭河布置了三个文化产业群落,一个是横桥,另外还有结点性的,第三是滨水。
交通系统规划,主要是依赖于区域的交通系统,建立一个南北二廊、天汉走廊,这是我们做的初步设计。
桥梁系统规划里面,强调区域里面,怎么样整合两岸的同时,便于两岸的步行交通和生态的使用,景观水系规划,滩区保护规划,我们强调蓝线以内的保护,还有照明系统规划、标志性工程创意策划。
下面把核心区及各区段的概念主题给大家做一个汇报,这个区域站在传统文化的肩上,又有渭河文化的滋养,我们可以借助精神文明,复兴渭河文明,首先是泾渭分明区段,建立在对区域详细解读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具体的规划方案和概念规划方案,我们对它的功能定位是6个方面,保护独特的西部地区汇流河道景观、保护宽阔河漫滩湿地确保防洪安全、保护良好生态质量与丰富生物多样性等。
中华文化创意核心区,园区的使命是复兴渭河文明,引领中华文化再出发,将百里渭河建设成渭河文化创新走廊,远去的形象定位是天人合一,这是园区的分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