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陕西是一个教育大省,在学校方面的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纲要》有哪些规定呢?我们陕西将怎样进一步落实?请为我们列举一两项措施。
答:我们都知道学校是特殊的公众场所,人员密集,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纲要》对学校组织开展常态化宣传、消防科普活动及宣传阵地建设等也做了明确的规定。主要包括:在消防知识宣传教育方面,要求学校分类开设消防安全课程,开辟各种途径进行消防宣传和消防安全提示,如校园电视、广播、网站、报刊等等;每学年组织师生开展疏散演练、消防知识竞赛、消防趣味运动会等活动;鼓励适龄学生参加消防志愿者服务活动;在重大活动或节假日时,集中开展针对性消防宣传,如“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119”消防月等。
在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中,我们有这样一个目标,就是“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意思就是消防宣传教育从学生抓起,通过加强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组织上好消防常识课,布置以“查找家庭火灾隐患,制作家庭逃生预案”为主题的家庭作业,等等,让孩子回家后动员家人查处家庭火灾隐患、及时整改,并进行疏散逃生演练。实践也证明这项活动寓教于乐,对从小培养孩子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提高家庭抵御火灾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实效。
另外,在今年的7月份,我们陕西省公安厅和陕西省教育厅也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并且相继制定了“陕西省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试行)”和“陕西省‘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考评验收及创建活动先进组织单位考核标准”等文件。我们希望“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的创建活动不断扩大范围,让越来越多的师生、家长在寓教于乐中了解消防安全知识、接受消防安全教育,提高逃生避险的能力,远离火灾危害。
问:学校是一个人员密集场所,但是社会中还有很多人员密集场所,比如说宾馆饭店、商场、博物馆、车站、景区等等,它们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纲要》针对这些又规定了哪些解决办法呢?
答:近年来这些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形势确实比较严峻,主要原因包括:有些人员密集场所位置设置不当,它没有按照规范装饰装修,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堵塞,经营业主消防意识淡薄、消防管理不到位等等。在我们最近进行的“大排查大整治”活动中,也发现人员密集场所存在大量火灾隐患,一些单位问题突出。《纲要》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比如说在人员密集场所要设置消防安全提示、宣传消防知识和自救逃生方法;要加强对员工上岗前进行消防培训,持证上岗,在岗期间进行消防知识考核;要经常组织疏散逃生演练;不断扩大消防宣传的途径,综合提升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的建设。对于这些方面我们都将继续深入的开展下去,进一步落实工作实效。
问:在“单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专项行动”中,《纲要》又出台了哪些规定呢?我省在这方面又有哪些实施措施呢?
答: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单位火灾防控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应急处置和疏散逃生自救能力的强弱。为此,《纲要》规定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健全领导组织机构,落实人员、明确责任,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活动;要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加强员工消防知识和逃生自救技能的培训,并定期进行演练。
我省在单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这方面,结合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构筑工作、“四个能力”建设工作以及“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等工作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说,我们组织了全省12支消防执法技术服务队深入11个地市基层,开展送技术上门,送服务到单位活动,解决技术难题,化解社会单位整改火灾隐患的困难,为大排查大整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我们组织培训单位消防安全“明白人”, 鼓励员工加入消防志愿者队伍,打造“第二灭火力量”。同时,我们在全省的社会单位中积极开展“三懂三会”培训活动,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使员工普遍达到“懂基本消防常识、会查改火灾隐患;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会扑救初起火灾;懂逃生自救技能、会组织人员疏散”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