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大洼矿区的一处矿工宿舍
【矿工的掘金生活】
除了危险,最常见的职业病就是尘肺
这些每天和黄金“亲密接触”的矿工,他们的工作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李师傅说,矿上每天有两个班,分别是从早上6点到下午2点,以及下午3点到晚上11点。老板有交代,在上班前不能喝酒,而且要休息好,保持在井下的精神集中。下井前,必须“全副武装”:戴上安全帽、矿灯、手套,穿上套鞋,以及一个防止背脊被落石砸伤的,像“背背佳”一样的硬塑料背板。把工作证交给矿井的门卫,就可以列队乘升降梯下井了。 2—3分钟后,李师傅就能到达700米深的巷道。
巷道的两侧,是一个个矿洞。这些矿洞是爆破工人在前一天的夜班矿工下班后,放炮炸出来的。
李师傅拿起存放在巷道内的挖掘工具,走进矿洞开始工作。根据色泽,他能判断碎落在洞里的哪些是含金的矿石,哪些是不含金的“毛石”。要是自己装进矿车的毛石太多,被监督发现是要扣工钱的。辨认清楚后,他用一把三齿的耙子把矿石扒进撮箕,然后再倒进身后的矿车。就这样重复地动作,8小时里大概停下来两到三次,到休息点擦擦汗,喝喝水。
除了劳累,李师傅感觉矿下最大的不适就是闷热。在招远市另一处金矿的一名有十多年挖矿经历的老矿工师傅告诉记者,他们这一行除了危险之外,最常见的职业病就是尘肺。他现在只要一感冒受凉,肺部就很明显地觉得不舒服。但他工作的矿井并未因此给他相应的医疗补助。
对于这种日积月累的病患,刚在井下工作半年多的年轻的娄云峰并不知情,他说:“在矿井里就是热和闷呗,不会有什么其他影响身体的啊。”他的信心还来源于他供职的是一家国营企业,签了正规的合同,买了保险。
一个月通常也就只敢休息两三天
一个班的时间差不多了,自己也觉得干不动了,李师傅升井下班。到门卫那里拿回自己的工作证,这等于向矿井“打卡”说自己从井下出来了。要是一个班结束太久,还有人的工作证没领走,井上就会马上派人去寻找,以确定他是否安全。
走回住处,换下已经汗透的工作服,李师傅用毛巾擦了擦身子,光着膀子在小屋里做饭。他住的屋子是一间老式泥土平房,一张大通铺上总共要躺五六个人。尽管天气炎热,床铺上还是堆着凌乱不堪的春季被褥。李师傅说,一屋子的人都懒得换凉席,就这么将就着,反正也快秋天了。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挂着许多塑料扇叶的小风扇,极其缓慢地转动着,就算凑到跟前,也几乎感觉不到有什么风。李师傅说,屋子供电不足,带不动风力大点的电扇,只好用这些东西来凑凑数。至于热,在矿井下早已习惯了。
他做了一道丝瓜蛋汤,泡在米饭里,连吃了三碗。收拾好碗筷,他走到门口,点起一支烟。他告诉记者,矿上没有严格规定的工作时间,但自己通常一个月也就休息两三天。“得给家里多挣点钱啊。 ”他说年纪大了,不大愿意做晚班,不过矿上规定每个人十来天得轮换一次早晚班。抽完烟,李师傅穿好上衣,到村子里去买下一顿的菜。晚上,他得早早睡,养足精神好上明天的早班。
【炒金者不同心态】
花5万元买金,当地果农也跟风
招远的黄金产业链除了涵盖勘探、开采、冶炼、加工、机械生产等方面,黄金交易也是重要一环。记者15日在当地著名的黄金珠宝首饰城看到,金饰品的价格为418元/克,这与上海的价格基本相当。
山东招金集团黄金交易中心副总经理王伟波介绍,虽然是产地,但黄金价格在国际范围都是相当透明的,招远的黄金售价并不会比其他地区有明显优势。有许多人选择在招远投资黄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重这里是历史悠久的黄金产地,由生产厂家开办的投资顾问机构运作相对成熟。而且,招远本地就有两个可以提取黄金现货的交割地,对投资者来说也较方便。
王伟波说,在最近一轮黄金价格的迅猛上涨中,确实有不少投资者收益颇丰。现在多数投资者都会选择黄金的杠杆交易,以他供职的交易中心为例,投资者交黄金实价14%的保证金就可以进行交易,这在黄金行情一路看涨的情况下,能以相对较少的投入获得较丰厚的回报。
46岁的老李是招远当地的果农,这轮金价上涨前,他投入约5万元购买黄金,当时价格是335元左右。老李说,他投入的资金量比较小,平时在明显上涨时候跟着做点交易,下跌时就不太敢跟了。因为自己的心理压力比较大,不敢持有太久,涨到342元时就卖出了,收益6000多元,结果后来金价一路涨到360元,老李非常后悔,他说:“上一波上涨行情我就是出手早了,少挣了。唉,没办法,自己钱少,必须得小心点。 ”他表示,今后还是会适量地持有黄金,因为“美国和欧洲债务危机不会这么快解决,金价还是看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