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太原赖宁雕像提前迁回 负责人承认与网上报道有关
http://news.hsw.cn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1-08-20 11:17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美女云集江苏国际车展
美女云集江苏国际车展
桂林江湖马戏团的新骗术
桂林江湖马戏团的新骗术
·男子酒后嫖娼遭讽勒晕卖淫女 男友默许其卖淫
·网帖曝北川教育局长骗财骗色 县委书记签批调查
·陕经历一周桑拿天后将迎两次暴雨 浇灭“秋老虎”
·23岁女子啃老不成闹跳楼 还逼父母下跪道歉
·新婚姻法南京第一案:妻子恐失一半房 丈夫出轨
·男子玩iPhone检查体能 过于专注不慎堕河命危
 

  8月18日晚,在山西太原东仓巷,备受中国公众关注的赖宁雕像被迁回原址。中新社发 韦亮 摄

  中新网8月19日电(蒲波) 挎书包,带红领巾,昂头站立的小英雄赖宁又回到了太原市东仓巷,被鲜花和小学生包围,距离此前报道的回迁时间——8月底,提前了大约十天。杏花岭区政府负责人对记者说,赖宁雕像迁回和网上报道有一定关系。负责人还表示,不存在“没地方要”的情况。

  赖宁雕像:

  曾与垃圾相伴,今被鲜花簇拥

  8月,一则关于“山西太原东仓巷的赖宁雕像‘被消失’”的新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赖宁雕像消失的三个多月里,东仓巷的居民四处寻找雕像的下落,甚至有人在网上发起“寻人启事”。

  赖宁雕像“被消失”了?媒体纷纷探访,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的废旧仓库的院子里发现了赖宁雕像。据报道,雕塑底座的四个角已经被磕碰得没有了棱角,雕塑身上,除了斑斑痕迹,还泼洒着油漆。

  据熟悉赖宁雕像的人回忆,雕塑下曾经是蹬三轮车的农民工聚会的地方,经常会有一些孩子围着赖宁的雕塑爬上爬下,一些玩累了的孩子甚至躲在雕塑后撒尿。东仓巷的环卫工人最头疼的就是清扫赖宁雕塑下的垃圾。

  但是,如此不堪的赖宁雕像与东仓巷的居民相伴20来年,成为难以抹去的记忆。当地居民对于赖宁雕像的“消失”从感情上难以接受。

  原来,赖宁雕像的搬迁是因为改善交通。《光明日报》8月17日报道,太原市5月决定拓宽东仓巷路面,但是有两个困难,一是雕像影响施工,二是怕施工中损坏雕像,最后,有关部门决定在施工前将雕像移开并在别处暂时保存。

  据报道,太原市鼓楼街办苏主任说,街办给赖宁雕像找更适合的归宿,首先想到摆进学校最合适。然而,当联系到学校时,却被对方拒绝,校方多称校园没地方放置赖宁雕像。由于找不到愿意接收赖宁雕像的单位场所,街办才无奈将雕像拉到杨家峪东沟村存放。

  可后经记者调查,赖宁雕像没有存放在东沟村,而是在距离太原市中心十几公里的杨家峪长江村。

  在19日,针对此前报道包括少年宫、学校在内的单位,拒绝安放赖宁雕像的说法,杏花岭区政府负责人对记者说,不存在“没地方要”的情况。

  对于“迁回赖宁雕像”, 杏花岭区政府负责人也承认与网上报道有一定关系。17日,记者从太原市委宣传部了解到,赖宁雕像将于8月底道路改造完成后迁回原址。不到8月底,8月18日晚间,赖宁雕像就被大卡车拉回,而且进行了清洗。19日,雕像以崭新的面貌示人,周围放满鲜花,还有小学生参与“回迁安放仪式”。

  赖宁精神:

  与时代相悖?只是空洞的符号?

  1988年5月,赖宁的事迹进入了课本,照片被挂在了中小学校园,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的象征。

  当年,学校里出现了若干“学赖宁标兵”。不仅在太原,在成都、在西安等地,赖宁雕像都成为精神的指引。

  2004年,赖宁的英雄事迹从教科书上消失,社会不再提倡赖宁见义勇为的精神。在“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条例和管理办法里,类似赖宁救火的举动被禁止。

  时代不需要赖宁了?赖宁的精神何处安放?赖宁只是成为了70后、80后的一种精神记忆?

  最早采访赖宁英雄事件的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说,时代在变迁,中国正在形成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具体到赖宁的事迹,他认为现在一些人更喜欢“去神圣化”,尝试“解构崇高”,对于崇高的东西都怀疑、都不去相信,最后去怀疑一切。

  回到“赖宁精神”的最初定义,可以发现,赖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不是简单仿效救火举动本身。22年前,共青团中央和国家教委联合作出的《关于授予赖宁“英雄少年”光荣称号的决定》,号召全国各族少先队员“学习赖宁同学胸怀大志,从小做起;学习赖宁同学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学习赖宁同学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学习赖宁同学热爱祖国,临危不惧”。

  “不要抹去历史的记忆,给年轻人留一点儿值得崇拜的英雄吧,”北京大学教授夏学銮说,“这个时代里,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敬仰和崇拜的了。一座小小的雕像占不了多少地方,不管是整治也好,重建也好,都不会对他们产生影响。”

  夏学銮认为,即便是要整治,要改造,也不是一定要迁走,一座雕像也不占多少地方。关键是怎么处理。处理得好,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人文景观。“拆旧建新并不可缺,因为建起来的,不过是空洞无物的建筑而已。”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称,在一个可以为西门庆、潘金莲故里争抢得头破血流的时代中,在一个可以为吸引眼球而推出“日军抢花姑娘”、“土匪抢亲”等旅游节目的环境里,赖宁所代表的精神显得尤为可贵。文章说,赖宁雕像的流浪,不仅是对这位英雄少年的奚落,更是对一代人精神家园的强拆,让曾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依托分崩离析。

编辑:李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