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赚钱毁坏良田现场
本报讯 (记者李海涛)每亩地付费6000元,将一亩亩良田变成沙场。西安市斗门街道办张旺渠村一村民,在利益的驱驶下伙同他人,在没有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公然圈耕地开沙场,短短一年时间,就先后“吃掉”了张旺渠村三组和七组8户村民名下的十余亩良田。
今年7月底至今,不断有西安市斗门街道办张旺渠村的村民向本报反映,称位于张旺渠村新建中学对面的一片近20亩耕地,从全年7月初开始逐渐变成了“沙商”口中的“唐僧肉”,短短一年时间,原本长满粮食的良田就变成了满目沧桑的“沙场钱袋子”,却无人过问。20多天前的一天,记者在事发地采访时看到,尽管当天天空下着蒙蒙细雨,但采沙并没有停止,一辆装载车正在忙碌着,拉沙的车一辆接着一辆。沙坑大约有20多米深,面积在10亩以上,周围是平整的耕地,种着玉米等农作物。昨日,记者再次赴事发现场采访,可能是受天气的影响或其他原因,沙场当天没有开挖,但与20多天前记者见到现场相比,沙壕明显比当初的面积大了许多,沙坑也深了许多。
期间,一姓韩的村民告诉记者:2010年7月初,新建中学对面三组约13亩耕地,被张旺渠村一姓贾的村民从三位村民手里租过来后,与另外一村的村干部合伙采沙倒卖,目前已经有10多亩耕地被挖成深达20多米的大坑。去年8月中旬,村民为了保护良田不被破坏,多次阻止非法采沙,但停了3个月后又开始采挖。他们边挖沙边用建筑垃圾填埋,企图掩盖破坏耕地、非法采沙的罪证。据了解,每天采挖的沙子大概有800余方,卖沙和倒垃圾收入相当可观。为了证明所属耕地变沙场情况属实,有村民向记者提供了一份“沙商”今年2月25日与张旺渠村三组签订的一份《张旺渠村三组岸地开沙壕协议》。记者看到,协议第六条提到“青苗费由沙商负责赔偿”的内容。另外,在第七条又提到沙壕开完后,地上面由沙商“用二类好土回填,恢复耕地。”据此,“沙商”赚钱吞食耕地的事实不用质疑。
对此,张旺渠村村委会主任贾军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个沙场占地10多亩,去年7月份开始挖沙,应该没有办手续,是村民个人与采沙者达成的协议,没有经过村上,村委会也没有收一分钱。这个问题村上给上面反映过,但一直还在采挖,村上也没有办法。对此,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