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循序渐进分六学年学习
据说,日本有个习惯,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泡澡。日本人认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带着他们一起洗澡,这样他们对大人的身体就有了很自然的认识。
日本教育机构是从青少年最喜欢的艺术形式——动漫入手,以动漫为载体、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孩子传授性知识。
概括地讲,日本中小学性教育的内容包括身体发育、心理发展、男女人际关系、与社会协调等方面。
小学性教育的内容分为六学年学习,第一学年主要讲解保护身体,男女友好相处以及不受引诱;第二学年开始接触长大的身体;如此循序渐进,直至第六学年教授射精、异性朋友等知识。
日本中小学性教育的方法有两种——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要么在一些课程和特别活动中进行有关性知识的学习,要么以某个学生为对象,对他们当中存在的各种有关性的问题适当地给予特别的指导。
韩国:
用童话给小学生讲解性知识
韩国的性教育始于1983年。一般从小学5、6年级(12-13岁)开始,每年在学校进行一两次性教育。
近年来韩国频繁发生小学生性暴力事件,学校和家庭都感觉到早期性教育的严重性。而且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孩子更易接触有关性的内容。因此,韩国性教育对象的年龄正在减小,并在探索针对儿童的性教育方式。
在韩国的小学里,有特聘的性教育专家给学生进行性教育,市政府和私人机构也会不定期举办针对儿童的性教育展览会,给孩子提供了解性知识的场所。而性教育的内容包括男女身体的变化和区别、青春期、性暴力预防、怀孕等。
为了小学低年级的性教育,韩国的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儿童性教育的童话书。小学1年级性教育的图书《帮帮我,洗衣奶奶》就是一本性教育方面的童话。主要内容是小朋友们对付性暴力保护自己的方法。
美国:不做硬性规定性教育保守
在性教育方面,美国没有统一要求。通常7到12年级(美国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共分12个年级)的学生都会接受至少一门性教育课程。而在一些州,5到6年级就有关于性知识的课程。
在具体的性教育课程设计上,联邦政府不做硬性规定,而是由各州分别制定各自的教育方案。有的州更是把对性教育的规划下放到学区一级单位,由其自行安排性教育内容。
在“花花世界”的美国,性教育的“保守”程度其实远比人们想象的高。研究显示,近六成美国学校的性教育秉承的是“节制性行为”的原则,即鼓励青少年杜绝婚前性行为,并反对向青少年提供有关避孕的信息,因为这种做法被认为是鼓励青少年的婚前性行为。
美国虽然没有统一的学生性教材,但一些全国性的社会组织和行业组织起到了协调和监督的作用。
美国儿科学会青少年委员会就制定有一份详尽的性教育参考书目,为儿童、青少年甚至其父母提供参考。
参考书目的范围极广,从艾滋病防治、避孕、青春期、性行为到预防性犯罪等等无所不包,列举的书目多达150多种。而且,书目在编制时还特别注意针对父母和青少年,如同样关于性行为的书籍,就被分为“致父母”和“致青少年”两种。
人物访谈
韩国小李:讲的时候我好害羞
“当时什么都不知道,老师讲的时候我好害羞。”在记者提到本国的性教育时,来自韩国的小李忍不住说道。
小李告诉记者,韩国性暴力问题越来越严重,每周几乎都会有小学生受到性暴力,性教育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她说,她是小学5年级时才开始上性教育课的。当时韩国每个学校都有一个保健老师,全校5年级的男女同学分成两个班上性教育课。
“很多人坐在一起,好尴尬,很多老师也不愿讲这个,因为她们也尴尬。”小李说。
此外,小李还告诉记者,中国社会对性教育的争议最近在韩国也发生过。当来自英国等国比较开放的性教材进入韩国时,很多韩国的父母受不了,认为不合适,不同意给孩子看。
丹麦米歇尔:很想了解这些东西
在中国生活了一段时间的丹麦人米歇尔告诉记者,她是在12至13岁进行性教育的。学习一个学期,每周2个小时的课程。教授的内容很开放。
“我们会男女分组,老师讲课的时候会有裸体模特或者裸体图片。”米歇尔介绍说。
她表示,上性教育课时并不会害羞,而是感到好奇,很想了解这些东西。“从身体的变化到将来女孩子会有什么担忧以及性、性爱等知识,所有的内容都是很open(放开)、直白的。”
米歇尔说,老师还会讲自己的经验,甚至谈到性爱的感受,身体的反应等,“不过,这些都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提前理解和应对”。此外,她表示,在中国生活的这段时间也会接触到一些当地的小孩子,她发现,对于中国孩子而言,性仍然是一个不能或者没什么可说的话题。
本版文/宋紧俏记者王进雨杨铮实习生李美茹晏才珺
专家说法
心理专家:小学性教育易使孩子性早熟
今天,心理专家朱海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性教育不能盲目学习国外的一些观点。小学期间,对性有过多的了解不利于专注学习的状态,而且容易使孩子性早熟。
朱海南认为,到了高中,相对成熟了,再进行性教育更为合适,小学不宜在性教育上大做文章。
朱海南指出,现在互联网和一些书籍上关于性话题的尺度很大,如果不禁止这些东西,进行性教育其实是“治标不治本”。他认为一些没有接触过性知识的小学生,可能会因为性教育而产生好奇心,弄巧成拙反而会成为孩子接触性的桥梁。
编著者:建立对身体器官平等认识和对待的观念
《成长的脚步》一书的编著者之一,首都师范大学性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玫玫认为,成人对生殖器官很敏感,而孩子很小的时候思想还没有受到污染,在这时候引入生殖器官课程,是为了建立他们对身体器官平等认识和对待的观念。
不过,张玫玫表示,不认为试点学校都能接受“性交”内容进教材,“虽然性教育大纲要求对学生都要讲,但不是所有学校都能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