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秦公六号大墓盗窃案追踪:仪器很先进盗贼不一般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1-09-05 04:0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北影俊男美女学生报到
北影俊男美女学生报到
61届世姐中国选手秀身材
61届世姐中国选手秀身材
·香港富商性虐女公关被控强奸 称已协议10万酬劳
·台北明星高中女生为上网廉价卖身 陷入援交丑闻
·香港38岁女子用斧子砍死21岁情人 疑因感情破裂
·男子遭特警队长刑讯逼供双手吊至伤残 涉事人被免
·南京一藏獒逃脱连咬5人 两岁男童下体重伤(图)
·网曝大庆4S店现全裸车模 当场脱光走秀(图)
 

这个凹槽内就是秦公一号大墓的车马坑,因为技术和资金等原因,该车马坑开掘时间尚未确定

  秦公六号陵园中兆沟外侧的一个车马坑(资料图)

  “这盗洞都打到黄肠题凑了,可我们看护的办法和古时候的守墓人几乎没啥区别!”文保人员认为,秦公六号大墓6月份发现的新盗洞,也暴露出目前文物保护的尴尬。有资料显示,该大墓所在的6号陵园中至少有5座中小型墓葬、车马坑曾在历史上被盗过。

  新闻回顾:公安部督办“秦公六号大墓”被盗案 大量文物丢失

  秦公六号大墓现新盗洞 警方称是否丢失暂难确定

  盗洞精准并不是盗墓贼的运气

  故人厚葬传统,令盗墓这个行当一直没有中断。几千年来,盗墓从来不是拎着家什在地里寻运气,而近些年随着一些电子仪器的发明,一些盗墓贼也采用高科技工具提高作业效率。

  6月4日晨,秦雍城秦公陵园区(又称秦公大墓区)巡逻员发现异样时,秦公六号大墓上的盗洞已深不可测,周围有些新掏出的黄土和青膏泥。情况逐级上报,凤翔县公安局也成立专案组,对这起未遂盗墓案展开调查。

  洞内勘查后确认,盗洞深约19米,洞口直径0.4米,已经触及陵寝椁室四周用黄心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题凑。一旦黄肠题凑被拆开,盗墓贼面对的就是葬品堆积的墓室。值得一提的是,盗洞没有向四周或向下延伸,而是精准地直触墓室。

  “19米不是一个短距离,即使用到了炸药等办法,也是搞了一阵子,好在没挖开墓室之前被发现。”记者连日采访中,有宝鸡当地文物保护者出言谨慎,但

  有人私下也显得紧张,“几十平方公里能定位,洞打得这么深、这么准,远非一般的盗墓贼能做到!这不是盗墓贼的运气,是他们很专业。我们还好有点运气,在文物没丢之前发现了。”

  5座中小墓葬、车马坑被盗过

  秦雍城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51平方公里,秦公陵园区占地23平方公里多。目前,已经勘测到大型墓葬和陪葬坑49座,秦公陵园有14座。“1到14的秦公大墓编号,并不代表相互辈分,只是发现时按区域给出的编号。”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馆长景宏伟介绍。

  在该陵园中已发现703座同期或晚于该陵园年代的中小型陪葬墓,其中“目”字形中型墓葬多达29座,其余674座皆为小型秦墓葬和车马坑。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2009年底对6号陵园所属的其中5座中小型墓葬、车马坑进行考古发掘,虽所发掘对象均遭盗过,但根据墓葬的制式等数据,为整个墓群考古提供了很多有力参考。

  除已发掘结束并对外开放的秦公一号大墓,秦公六号大墓是秦公陵园区中十数个高等级墓葬中被勘测确认数据最多的。此次盗墓贼就确定了这座隐约可见的大墓,且盗洞十分精准,个中巧合令人唏嘘,更令人警惕。

  古墓保护“和古时的守墓人没啥区别”

  秦公六号大墓此次遭遇盗墓未遂,媒体报道后被广泛关注,虽说宝鸡市文物旅游局称有媒体报道的“墓中大量珍贵文物丢失”说法失实,但确实的被盗扰一事却令大墓保护被聚焦。

  宝鸡市打击文物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朱召绪说,一段时间以来,负责该区域的先秦陵园博物馆在巡逻基础上,还调高夜间巡逻密度,并雇用4人配备了强光手电等,夜间在秦公陵园区步行巡逻。

  秦公陵园区面积超过23平方公里,墓葬数量庞大,仅靠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在庄稼地中步行巡逻,其效果可想而知。记者采访中,一位身在其中的老文物保护者不避讳自己的隐忧,“这盗洞都打到黄肠题凑了,可我们的看护办法和古时候的守墓人几乎没啥区别,是应该有些好的办法了。有说法称这次是外地来的人,盯上这些大墓了。”

  本报记者在围绕秦公六号大墓盗洞一事的连日采访中,从相关部门得到的说法也是不尽相同。8月30日,记者采访时,先秦陵园博物馆负责人称也是才从网络上看到消息,并称盗洞区域大致在车马坑附近;宝鸡市文物保护部门负责人曾称未发生盗墓事件,直到省文物局向外界介绍详情,当地有关部门才陆续形成统一说法。

  一段时间以来,外地墓葬被盗的消息不时传出,一些盗墓团伙除了使用炸药外,地下金属探测仪、地面卫星定位系统也几乎是必备的,从国外买进的更先进仪器也纷纷在落网后显现。古墓文物保护任重道远,秦公六号大墓盗墓未遂给田野文物保护又一次敲响了警钟。

  本报将持续关注此次秦公六号大墓盗墓案,亦希望了解相关信息的读者向警方提供破案线索,或拨打本报宝鸡记者站热线:0917-3598585。

  本报记者 孙元华 文/图

编辑:李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