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防积水进入家中,村民在路边筑起了“堤坝” 本报记者 董国梁 摄
昨日是星期一,又逢连天雨。继早上7时至9时,西安交通早高峰时段,个别路段和节点出现交通拥堵后,在下班后的晚高峰时段,城市交通再次遭遇考验,多个路口、盘道和节点均出现车辆行驶缓慢和交通拥堵,持续两个多小时,车辆以蜗牛速度回家。
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王海玲,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赵亚平、孟琨琪等在市交通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路面执勤警力,全力进行交通疏导。
这些交通节点 难以承担下班高峰压力
根据以往的调查了解,在每个节假日后的首个上班早高峰,西安都会出现规律性的拥堵,但和以往不同的是,昨日既是周一又逢连天雨,特别是下了一整天的雨,最终让西安的道路通行条件降低,继而造成车辆行驶速度缓慢和拥堵在晚高峰爆发。
据了解,昨日的短时车辆行驶缓慢和交通拥堵主要表现在一些重点路段和交通节点、商贸中心及人口密度大的区域,交通拥堵体现出了堵而不死的特点。由于这些路段和交通节点难以承担下班时的交通压力,才导致通行能力下降。
唐延路、沣惠南路 单行第一天堵车严重
唐延路、沣惠南路、科技路以及周边的团结南路,昨晚也都出现了相对严重的堵车。记者了解到,许多司机平时花20分钟就能回家的路程,因为堵车,甚至多花了一个多小时。此外,进入高新区的一些路口,交通流量也非常大,车辆只能缓慢通行。
晚高峰时段,向本报反映拥堵的热线不断响起,而这些“堵点”中盘道也占到相当比例。这些盘道分别是:钟楼盘道、南门盘道、朱雀路盘道、含光路盘道、唐延路盘道、土门盘道、太华路一环盘道、含元路二环盘道、雁塔路盘道、十里铺盘道、玉祥门盘道、西门盘道、东门盘道、北门盘道等。
今日西安阴雨还将持续,驾车上班最好根据以往道路通行情况对拥堵点做出判断,制订合理路线;公交车上乘客增加也将成必然,希望市民能提早动身,避开交通高峰期;接送学生的家长也请事先准备,尽量不要在校门口扎堆。 本报记者 刘俊锋
降雨造成7地积水
市民如发现积水,可拨打市政热线12319或城市防汛办电话86537455反映
两日来持续降雨,造成西安市北郊米秦路等7处积水。
9月4日至5日,西安普降小到中雨,局部地区中到大雨。截至昨晚8时,本次降雨共造成市政管辖范围内的北郊米秦路、北三环麻家什字、东三环官厅立交、南三环曲江盘道、电厂西路、农兴路、凤城五路与红旗铁路下穿隧道等7处路段积水,市政部门启动一级防汛预案,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清理排水井周围垃圾杂物,排除积水。
据市气象台预报,西安市未来几天还将有降水,市政防汛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市民如发现道路积水,请及时拨打市政热线12319或 城 市 防 汛 办 电 话86537455反映,不要擅自打开排水井盖,以免造成危险。本报记者 周沐辉
积水太深村民筑坝“防洪”
昨晚,大雨如注,记者在西安鱼斗路看到,短短2公里的路程,积水最深达到1米多,道路两旁住户只好用沙子筑起了“防洪坝”防止积水倒灌。
昨晚8时许,记者赶往鱼斗路八一村路段时看到,近2公里的路段大量积水,平均水深在30厘米左右。“前面有个地势低的地方,水深达1米多,我们在那里放置了警告牌!”一位村民指着前方一辆抛锚的卡车说。不断有车辆在此熄火抛锚。在当地村领导带领下,道路两边的住户自发地用沙子装袋“筑坝防洪”,一台抽水机正将积水抽出路面。
据群众介绍,这条路排水效果差,每到下雨就容易堵塞。由于这条路是连接周边数万人的主要通道,村民们只有涉水经过,因此经常发生事故。
截至发稿时,路段积水仍没有排干净,村民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紧清理积水,方便大伙出行。本报记者 杨明
■拥堵体验
6公里行驶1小时
昨晚7时许,正值交通晚高峰,记者开车体验,含光门朝西高新方向仅6公里路程行驶近1个小时。
昨晚7时许,记者从含光门出发朝西高新开去,10分钟后发现边家村十字车辆已经拥堵了2公里长,一出租车司机抱怨说,他在此等了20多分钟还没过十字路口,一些私家车主们干脆熄火玩起了手机游戏,“我是6点从西高新出发的,要去钟楼见朋友,现在走了1个多小时才行驶了两三公里!”一位私家车主抱怨说。
20分钟后,采访车通过了边家村十字,沿着友谊西路来到劳动路转盘,发现此处拥堵更严重。由于一些停车吃饭的车辆占用了部分车道,导致拥堵更为严重。记者的采访车等待了4个红灯才得以通过。到达科技路西口时,短短6公里路程行驶了近1个小时。本报记者 杨明
南门、含光门盘道“进城难”
昨日晚上8时,记者从西南城角驱车沿环城南路往东至南门后,再沿中轴线行驶至长安路立交,其中含光门盘道、南门盘道进入老城区方向车辆拥堵较为严重,而传统拥堵“重灾区”中轴线上车辆通行较为顺畅。
晚8时5分,含光门盘道,由东侧门洞进入城墙内的车辆在门洞外丁字路口处扎起了堆,公交车、私家车、电动摩托车混杂在一起缓慢向前挪进;与此同时,南门东侧进入南大街方向门洞外,车辆你插我挤几乎扭成了麻花,记者驾车等待了约15分钟,才从南门外盘道进入南大街。记者发现,该两处盘道进城方向车流量大,加之雨水致视线不清,路面湿滑,城墙门洞路面较窄,致使拥堵严重。
8月25日下午突降暴雨时,钟楼到南稍门一线成为了拥堵“重灾区”,其中南稍门附近道路更是积水严重。昨夜记者再次来到该区域,发现此路段除了公交车道因车辆较多行驶缓慢外,南门到长安立交整个机动车道车辆行驶顺畅,且未发现严重积水。 本报记者 侯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