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网讯 从古代科举考试的南北之争,到如今豆腐脑咸甜的讨论引爆微博,关于地域的话题讨论一直没有间断过。最近一条微博引发了有关西安的地域讨论,网友“mikkowang”认为西安是一个“穷山恶水”的城市,引发了众人的争议,《武林外传》编剧宁财神也加入到论战中,并“讨伐”这名引发话题的网友:“最恨这种地域歧视的人了!”
9月4日,“在西安”发布了一则有关西安地名故事的微博,网友“mikkowang”留言称西安“穷山恶水出刁民,诚斯言矣”,随即引发了其他网友的反驳:“这位朋友屡次攻击侮辱西安人,西安人到底怎么你了?”,宁财神也发言“声讨”这名网友:“凭什么侮辱陕西人?最恨这种地域歧视的人了!”不到一天的时间里,这条有关地域问题的微博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讨论,最后“在西安”微博总结说,“宁财神今天因为看不惯有人攻击侮辱西安,对“地域歧视”这一行为进行了批评。事实上,中国这么大,每个地方都有它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如同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是包容、体谅和尊重。西安,本身就是一个很包容的城市。”
盘点各类地域歧视:真的很受伤
网友“大鱼头”认为:地域歧视的现场源于固有的偏见,城里人觉得农村人土,南方人觉得北方人野蛮,上海人瞧不起其余地方的人,深圳人总觉得他们要比旁人优秀,北京人驱逐东北人,各地方的人都把河南人当成骗子,都是因为大家的活动范围大多在同一个地域,对其他地域通常不熟悉,所以根据一些固有的偏见来解释他们性格,因此才会产生偏见和妖魔化。
上海人:承受中国最著名的地域歧视
在2007年,上海平均每3个人中就已有1个是“新上海人”,他们可能来自安徽、山东,但也可能来自韩国、美国,可能是黄种人,也可能是白种人、黑种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人的成分更加复杂起来,更趋于国际化。大量外来人口,包括数以十万计的台商和外籍人士涌入,正稀释和改变着上海人的整体印记。【详细】
东北人:“活雷锋”缘何遭驱逐
由于频频发生由东北人制造的恶性治安案件,有关管理部门不客气地对村内所有东北人下达了“逐客令”。一位居民说,他们对有关部门的举动表示“可以理解”,毕竟他们的初衷和出发点是为居民安全考虑,并且,村里尽管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违法乱纪现象也并非哪地方人独有,但村里东北人的举动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详细】
河南人:地域歧视源于生态灾难
在陕西的西安、宝鸡,甘肃的兰州,青海的西宁、新疆的乌鲁木齐等许多地方,满街都能听到河南口音。河南人的数量惊人。祖祖辈辈居住在富庶之地的河南人,被大量迁往宁夏、甘肃敦煌等偏远地区。思乡折腾了几十年,几十年里不得安居的人会是什么精神状态和行事方式?可想而知。【详细】
网友总结歧视类型:自我感觉良好
自感地域优越型:
这类人就像那打着赤膊,摇着蒲扇的皇城根儿。他瞧不起其他地方的人,为啥?因为咱是在天子脚下,高人一等! 还像那住着筒子楼,天天发煤炉的老上海。在他们眼里,除了老外和本地土著,其他地方的都是乡下人,为啥?因为咱是大上海的!
自感地域卑劣型:
这类人一般没主见,老瞅着自己的地方被人家歧视,心里郁闷得慌。偶尔有一天看到某地出飞车党了,某地又出黑砖窑了。就忙不迭的抓住机会歧视别人。仿佛那考了倒数第二的学生,捧着自己的成绩单,感动的热泪盈眶的说“太棒了,还有人比我更差”!
自感出类拔萃型:
这类人有个明显的特征,他们在网络上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瞧这些网民的素质”!这类人有种天生的清高且自认慧眼识天下,这类人觉得自己活在世俗里是上帝的错误。这类人喜欢往扎堆的人群去,但去了之后又想搬个板凳站在上面。如果哪个地方出点问题,他们会急迫而优雅的拿起自己的语录批判说“瞧那地方都出些啥人啊”!
惟恐天下不乱型:
这类人巴不得看到大伙儿每天吵,越吵他越开心,吵得越凶他越偷偷的笑。要是大伙儿不想吵了,他还会出点歪招让大家吵,比如今天装成个河南人骂广州,明天变成个四川人骂东北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