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鄂尔多斯民间贷款盛行 部分在京白领回老家放贷
http://news.hsw.cn    来源: 北京晨报  2011-09-19 08:49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北京纹身节中外技师作品
北京纹身节中外技师作品
灞桥山体滑坡救援现场
灞桥山体滑坡救援现场
·强降雨影响 陕西多条国省道路出现塌方滑坡险情
·“风水师”称与自己性交可驱鬼 妙龄女每天遭淫辱
·两男子偷拍嫖客嫖娼后实施敲诈 获刑10个月
·六旬老人尿道插入1.1米电线 医生称属自慰行为
·传跆拳道美女老师跳楼 曾遭校干部性侵犯(图)
·美研究称男人当爹后睪丸素大减 猎艳欲望降低

  一辆辆耀眼的奔驰S级轿车,一座座高楼林立的大厦……从包括潘石屹在内的诸多地产大鳄进驻推盘、巨资打造鬼城康巴什,到人均GDP超过香港的誓言,“扬(羊)眉(煤)吐(土)气(气)”的鄂尔多斯转眼成为人人眼中可以淘金的神秘城市。如今,包括在北京打拼数年的一帮鄂尔多斯人也坐不住了,悄悄地把先前的积蓄通过亲朋好友转入了家乡的民间放贷队伍中,“钱生钱”成为这帮年轻人的第二收入。

  家家放贷,拿“白条”心里也踏实

  “今借到白某拾万元整(100000元),月息2分,半年一结。担保人:刘某某。借款人:李某某。2005年9月23日”——这张简单的白条,却是生活在鄂尔多斯几十年的白阿姨的积蓄和结算利息的唯一凭证。

  每逢3月、9月的1日,白阿姨都打开上了锁的抽屉,把白条拿出来再看一遍。然后兴冲冲地拿起手机,拨通收贷人李先生的电话:“别忘记这个月23日把利息帮我准备出来哦!”6年来,李先生一直按时给白阿姨结算利息,虽然白阿姨手中握着的只是一张“白条”,但心里很踏实。她这样对北京晨报记者说:“不用担心,我们都是放给熟人。”

  收贷人李先生向记者坦言:“2010年前,我收贷还会以4分利息再放给本地开发商,从中赚取差额。但从2010年后,我感觉鄂尔多斯的楼市需求没有那么旺盛了,我也不敢再放出去,开始自己做项目。目前很多老板借贷也主要是拿来自己周转用。项目一赚钱就都还了。”据李先生介绍,事实上,鄂尔多斯人汇集起来的钱,绝大多数还是流入了房地产和煤窑进行再投资。

  鄂尔多斯金融办的公开统计数据显示,鄂尔多斯原本有270多家担保机构,从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开展融资性担保机构整顿工作后,数量减至36家。至此,很多担保公司开始以自有资金放贷,不再吸收公众资金。

  但公开渠道的关闭并没有阻碍“鄂尔多斯人家家放贷”的步伐,白阿姨、白阿姨的妹妹、弟弟以及儿女们,都又通过各自熟人的“路子”,纷纷“打白条”放贷吃利。

  “非常态”理财观:只放贷不炒股

  在鄂尔多斯,只放贷不炒股并非传言,丁花用亲身经历验证了这一事实。

  1980年出生的丁花在大连打拼了几年后,最终决定回老家鄂尔多斯发展。不为别的,丰盛的宴席、高档的轿车、身着名牌的同学们……这几年每次回家过节的那种氛围,让她深深体会到家乡人富起来了。丁花觉得,人有钱了就会懂得理财,越是富饶的地方越少不了股票、期货。虽然丁花对鄂尔多斯人“只放贷不炒股”早有耳闻,但她抱着改变家乡人这种“非常态”的理财方式的想法,开起了一家外汇公司。一年半的坚持最终让她在现实面前低头,不仅开户炒汇的人寥寥无几,连到隔壁证券公司开户的人也屈指可数。丁花坦言:“鄂尔多斯人认定放贷比炒汇、炒股的收益要稳定,风险要小,算是一份旱涝保收的收入!”

  内蒙古大学的一份调研显示,50%的鄂尔多斯城镇居民都参与到了放贷与借贷的资本活动中。“高利贷”,这个中国人常常在韩剧里看到的情形,却真真实实地在鄂尔多斯民间上演着。

  家乡的商机诱人,北京白领老家放贷

  想想自己在北京混了近10年,才在父母的帮助下贷款买了房子,房贷、车贷加上各种开销,月薪8000元的小胡至今感觉还有点喘不过气来。“前几年手里攥着10万元的积蓄,没赶上股市大涨,也没赶上炒房,如今想想不能再错过家乡的这一轮‘发财机会’”。于是,在今年中秋节的鄂尔多斯老乡会上,当小胡听到大家都心潮澎湃地谈论着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动了心弦。“2分的月息,10万元一年的利息就是2.4万元,相当于我3个月不工作就拿了工资。有一个老乡表示自己有渠道,并能保证收贷人的资金实力,我和几个同乡也就跟着加入进去了。”小胡回忆说。

  收贷人李先生表示,时不时也有朋友介绍说,在北京工作的鄂尔多斯老乡想放些钱进来,但他没有收,“熟人的钱就够用了,收陌生人的钱也是有风险的”。

  当地银行钱荒得厉害,揽储难加剧

  民间借贷在鄂尔多斯为何如此活跃?一位当地开发商解释说:“没有办法,银行不放贷只能从民间借贷。”从事贷款担保中介的董女士也表示:“即使是有资格的中小企业,目前从银行贷款也比较困难,因为银行的贷款额度基本上都用完了。”

  当鄂尔多斯人脚下的黑煤变成“黑金”后,一下子吸引了数家银行的眼球。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纷纷进驻,一位在某国有银行鄂尔多斯分行工作10年的老员工告诉记者,“新进来的银行不少都以50万元年薪挖人,不过要完成揽储任务才能拿到全额,压力很大。”

  记者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金融办获悉,截止到7月底,鄂尔多斯市银行的本外地存款余额为1930.46亿元,其中东胜区存款余额为1125.12亿元;同期,鄂尔多斯市银行贷款额为1806.84亿元,其中东胜区贷款额为1148.78亿元。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东胜区的贷款额大于存款额,资金最为活跃。著名经济评论人叶檀分析认为,鄂尔多斯市是一个资金量大且投资需求还十分旺盛的城市,这里的现金流要比一般城市的平均值高出很多。晨报记者 王丽娅

编辑:李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