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乐家电”还有另一个名字———“郑菊珠家电行”,老板正是郑菊珠。
“她人不错,平时也没看出什么异常。”上述店主说,“出事前一天傍晚,她还像往常一样锁门,后来就再没来过了。”
之前8月底的一天,同样毫无征兆,位于温州市炬园西路130号的“耐当劳鞋材厂”突然停工,原因也一样:老板失踪,或与高利贷有关。
“上午还开着门,好好的。”与鞋材厂紧邻的一家小吃店老板说,“谁知道下午就锁住大门,不让人进了。”
“老板跑了。厂子现在被卖掉了,听说卖了60多万吧。”之后看到很多人来要债,他才听说。
再早之前的4月份,位于温州市机场大道618号的“江南皮革厂”老板黄鹤也突然“不知所踪”。
流传于温州的一则笑话说,黄鹤在失踪前一天,还有担保公司的人要借钱给他,并且此人还把500万送给马上要上飞机的黄鹤———据说这是黄鹤失踪前“笑纳”的最后一笔借款。
……
“近几个月来,媒体公开报道的已经至少有16起老板‘失踪案’。”一位长期关注温州民间借贷的媒体同行告诉本报记者。
“做‘老高’比做老板来钱快多了!”
本报记者了解到,此次郑菊珠拖欠款项涉及百余户人家,总金额约3亿元,其中现金1亿-2亿,票据约1亿元。这些债主的一个共同点是,“听说郑菊珠赚钱有道,信誉极佳。”随后他们就把钱“放”在她那里,这其中有一部分是货款。
“我听说最多的被欠了1000多万”,前文提到的维修店店主说,“还是个上岁数的人。”
“做‘老高’比做老板来钱快多了!”在温州采访期间,本报记者不止一次听到这种说法。
“假如放出去100万,按照月息5分来算,一个月利息就是5万,一年下来就是60万,”温州市市场营销协会副会长、温州市诚鼎房地产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良溪告诉本报记者,这样的来钱方式,比一般做实业“要快得多,高得多!”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年毛利润率不会超过10%,一般在3%~5%。
按此推算,投资100万做实业,企业毛利至多10万,而且还需要“费心打理企业,处理各方面关系”。
所以,尽管明知道风险巨大,很多人还是乐此不疲,“利息会随着资金的倒手,越变越高,只要链条不断,参与其中的人都会稳赚不赔,何乐而不为呢?”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7月21日发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大约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参与了民间借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