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将欧亚经济论坛打造成区域经济合作平台
——学习贯彻胡锦涛上海合作组织10周年峰会讲话精神
2011年6月23日下午,2011欧亚经济论坛筹备工作联席会议在北京举行,图为会议现场。
西安市会展业发展办公室
欧亚经济论坛执委会办公室
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 汪涛
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出席上海合作组织10周年峰会讲话时强调指出,努力将欧亚经济论坛打造成区域经济合作平台,更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繁荣。这是继去年中央11号文件将欧亚经济论坛确定为西部大开发国家级平台之后,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论坛发展定位的再度提升,为论坛未来建设和发展确立了新的坐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论坛将如何建设和发展?西安作为承办论坛的永久会址城市,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研究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办好2011欧亚经济论坛亟需破解的现实课题。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欧亚经济论坛新地位
欧亚经济论坛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以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为主体,面向广大欧亚地区的政商学界对话平台。论坛自2005年成立以来,有效发挥了公共外交、投资促进、政策协调和项目对接的平台作用,形成了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窗口,对推动中国与欧亚国家的经贸往来、丰富国家对外开放总体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前,在世界经济格局加速变革、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经济加快转型的大背景下,国家对论坛定位的提升迫切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论坛的作用和意义。
1、论坛国家战略意义日益凸显,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依托。欧亚大陆一直是人类历史演进和文明交融的大舞台,更是世界地缘政治变迁和大国力量博弈的前沿阵地,整体繁荣稳定已成为构筑新的世界战略格局的重要环节。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为地区共同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各成员国签署了《多边经贸合作纲要》,计划到2020年实现货物、资本、服务和技术的自由流动的目标。作为上合组织衍生的经济合作机制,欧亚经济论坛伴随着欧亚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其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将日益显现。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签署的阿斯塔纳宣言中指出,各成员国将推动交通、通信、农业生产、创新与节能技术、贸易和旅游等领域的大型联合项目,倡议建立能源俱乐部、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粮食安全等合作机制,为欧亚经济论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导向。新的形势下,各成员国将借助各类经济合作平台,加强对话交流,深化务实合作,推动共同发展。提升欧亚经济论坛的平台作用,将有助于强化中方在推动欧亚区域一体化方面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扩充和完善上海合作组织的经济合作机制,促进政府、企业、学术界的交流,建立多层次的合作渠道,从更广范围推进欧亚区域经济合作。
2、论坛务实合作功能有效发挥,已成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载体。我国西部省份地处与中亚地区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的承接地与聚合点,扩大西部地区与欧亚大陆桥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发展互利共赢的中亚经济圈,是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理性选择,也是我国西部实现跨越发展的现实途径。去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办好欧亚经济论坛,促进东西部地区互动合作和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从中央和国家层面明确了欧亚经济论坛作为西部大开发重要平台的定位。欧亚经济论坛作为国务院批准并重点支持的国际会议,肩负着履行国家战略,配合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的历史使命,在强化对话功能的同时,论坛还将为西部发展能源、金融、旅游优势特色经济开拓国际市场空间,为扩大西部与中亚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丰富内容,为西部省份与欧亚各国增进相互了解提供窗口,有利于我们拓展国际视野,在开放经济环境下更好地推进西部大开发。
3、论坛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强化,已成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途径。当前,西安肩负起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使命。作为西部省份的桥头堡,西安是陆路开放进入中亚的首选城市,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沿线最大的中心城市。综合分析西安的资源、区位、人文、产业等比较优势,加快面向以欧亚地区为重点的开放步伐,是拓展新兴市场、扩大开放程度、提升开放层次的必然选择,西安有条件也有优势成为中国与欧亚地区开展务实合作的“先行区”。办好欧亚经济论坛,有利于发挥西安作为欧亚合作和文明往来重要交汇地的特殊历史地位,延续和传承中国与欧亚各国往来的历史传统,提升西安的国际影响力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同时,欧亚经济论坛将吸引更多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落户西安,吸纳更多国际友人常驻、催生更多国际交流活动开展,进一步丰富西安国际化元素和内容,为实现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