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国际博览
美发生严重食物中毒事件 16人吃受污染香瓜死亡
http://news.hsw.cn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1-09-29 14:39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天宫”与“神箭”待发
“天宫”与“神箭”待发
卡扎菲幼子派对照片曝光
卡扎菲幼子派对照片曝光
·台湾男子杀父获死刑 庭上轻狂大笑调戏女检察官
·“副县长女儿微博炫富”追踪:州纪委约谈副县长
·“超速摸胸”事件调查:电脑维修工将照片流出
·四川眉山17岁少女遭绑架 被关地下室158天获解救
·女生被光着身子拖出寝室 遭同校20女生持械围殴
·洛阳“性奴案”四名女子因涉伤害致人死亡被批捕

 

科罗拉多州一名瓜农面对滞销的香瓜发愁。

 

  据新华社电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7日确认,因为食用遭李斯特菌污染的香瓜,全美已有72人患病,其中16人死亡。这是美国10多年来最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

  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说,全美18个州出现李斯特菌感染病例,包括加利福尼亚州、科罗拉多州、佛罗里达州、伊利诺伊州。

  16人确认因感染李斯特菌死亡

  截至27日,科罗拉多州已有15人染病。得克萨斯州14人染病,新墨西哥州10人,俄克拉荷马州8人。16人确认因感染李斯特菌死亡。这是美国10多年来最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死亡数字超过3年前的花生中毒事件。当时,700多人因食用受沙门氏菌污染的花生患病,其中9人丧命。

  源头是科罗拉多州的农场

  位于科罗拉多州的延森农场是这次大规模感染李斯特菌事件的源头。这家农场从9月14日起宣布召回其生产的“罗基·福特”牌香瓜。

  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说,经检验发现,水果店中待售的“罗基·福特”牌香瓜与一名患者家中香瓜携带的李斯特菌菌株一致。这一机构没有公布这种香瓜如何受到李斯特菌感染,只说调查仍在继续。

  比常见病菌更致命

  据新华社电 李斯特菌比常见的沙门氏菌和某些大肠杆菌更为致命。美国上次暴发李斯特菌大规模感染是在1998年,21人因食用受这种病菌感染的热狗等肉类熟食死亡。1985年,52人死于食用受这种病菌感染的软干酪。

  老年人、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较差人群最易感染李斯特菌。按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说法,因感染李斯特菌而患病者的平均年龄是78岁,五个患病者中就有一人死亡。

  一旦感染,轻则出现发烧、肌肉疼痛、恶心、腹泻等症状,重则出现头痛、颈部僵硬、身体失衡和痉挛等症状。受感染的孕妇可能出现早产、流产和死产,婴儿健康也可能受影响。

  死亡病例可能会在今后几周增加

  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称,染病和死亡病例可能会在今后几周增加,因为人们感染这种病菌后一般不会迅速发病。从食用受污染食品至发病的时间间隔一般为4周、甚至更长。

  李斯特菌生命力强,能在低温环境甚至冰箱中存活。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提醒民众,一旦发现家中有受污染的香瓜,应立即扔掉,清理并消毒那些存放它们的区域。

  李斯特菌通常在过期速食、黄油、冻肉和奶酪上蔓延滋长。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说,全美每年有大约800例李斯特菌染病病例,大多数因为食用上述食品。

编辑:李斌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贵州桐梓县中学内发生食物中毒 34名学生住院   11-09-22 13:23
·贵州桐梓30多名学生食物中毒 可能与食堂月饼有关   11-09-21 14:38
·日本长野县一所公司食堂196人集体食物中毒   11-09-20 16:44
·日本长野县一公司食堂发生196人集体食物中毒   11-09-20 15:57
·南京多名工人在食堂就餐后感到不适上吐下泻   11-09-16 11:00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