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
错时上下班他们晚下班
餐饮业:用餐高峰可能会延后
“错时上下班对我们没太大影响,用餐高峰可能会延后!”红流川味美食黄老板这样告诉记者,由于所在位置的原因,平时在店内用餐的不少客人都是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此前,一般在下午6时后开始“上人”,下班时间推后半小时应该不会影响到上座率,但会让用餐高峰时段相应推后,“我估计实施以后可能高峰在7时以后了!”相应的营业时间可能也会延长。
超市:购物晚高峰可能延长
某大型连锁超市工作人员表示,实行错时上下班后,超市购物的晚高峰可能会有所延长。目前的闭店时间夏季会延长半小时至晚10时,此外营业时间还会因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适时做出调整。该工作人员还表示,此次推出的错时上下班政策企业将会有怎样的对策,在充分考虑沈城消费者购物方便的同时,会根据实际情况、客流量上报总部后确定是否延时营业。
商场:将视客流量适当调整
记者随后采访了中街某商场的负责人员,“目前我们晚9时闭店,会不会延时还未接到通知!”其估计,错时上下班实行后对客流量的影响应该不会太大,“但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下班推后半小时后,可能逛街时间就不那么充裕了,会稍显仓促一点!但我想半小时的影响可能不会太大!”
至于是否延时营业,企业会充分考虑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但还要在政策施行后视商场运营的具体情况而定。本报记者 左 微
本版摄影 赵敬卫
专家观点
错时上下班是权宜之计
沈阳大学金融系主任姜伟教授认为,沈阳市提出试行错时上下班工作制度是一项权宜之计。现在很多城市施行了错时上下班的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城市交通拥堵现象。
同时,姜教授也有几点担忧。他认为错时上下班主要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进行,这只是一部分群体,全社会整体上下班时间是不统一的,可能也会耽误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上的交流和业务办理。此外,错时上下班也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本身的生活有一定影响,比如接送孩子问题、与家庭人员的团聚等等。
姜教授认为,国内一些城市推行了很多缓解交通堵塞的方案也都可以借鉴,城市拥堵主要原因之一是私家车不断增多,而马路的面积扩大跟不上私家车增长速度。不少城市实行了提高牌照价格、提高购车附加费用等办法,国外也有城市限制单人驾车进城,给公交车和多人乘车的车辆设立专用车道等办法,都得到很好的效果。解决交通拥堵,还建议辅以科学的、长远的、百姓容易接受的措施。
本报记者 丁 宁
交通情况:骑车坐公交都赶趟了
记者在当天的采访中发现,很多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按照以前的作息时间起床,而忽然多出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后,“我应该会选择乘坐公交车上班,因为这项措施的设立就是为了让市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资源,如果公交车很便捷的话,我就会选择乘坐!”在某机关上班的赵小姐告诉记者。
而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于先生表示,“多出的半个小时时间上班,我或者会选择骑行自行车,因为我本身就是一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选择自行车上班既可以锻炼身体,又环保,何乐而不为?”
本报主任记者 杨硕
他山之石:10大城市领先“错时”
成都中心区车速稍稍变快 4个月后车辆猛增效果抵消
目前,北京、哈尔滨、成都、重庆、宁波、大连、济南、深圳、杭州和温州10个城市都在实行错时上下班政策,其中有8个城市时间做调整的主要是当地的党政机关单位。据了解,在8个对机关单位上下班时间做出调整的城市中,除了济南外,其余7个城市的上班时间均比之前延迟了半个小时。这10大城市中,多数城市的政府机关是上午9点上班,北京、深圳18点下班,是10大城市中最晚的,最早的是成都和济南,17点下班。
成都在实施错时上下班一个月后,出炉一份评估报告。报告指出中心城区的车速有小幅的增长。可按照目前的车辆增长速度,错时上下班的缓堵效果在4个月后就会被完全抵消掉。
北京规定学校上下班时间不变,因此很多家长还要按照以往一样的时间出门以接送孩子,造成很大一部分人不能错时出行。专家指出,这并非解决交通问题的“仙丹妙药”,根本还在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本报记者 刘宏伟
国外“错时上下班”已实施40年了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德国一些城市就已经开始错时上下班制度。制造业一般是早上7点上班,下午3点半或4点下班;政府部门采取弹性工作制,工作日内上午9点到下午3点为固定工作时间,其余时间可以根据个人工作情况而定,但每天工作时间不能少于6小时,不能多于9小时。
本报记者 刘宏伟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