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神八"将实施首次空间对接 为建立空间站奠定基础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华网  2011-10-31 11:04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四川一官员强奸女干部
四川一官员强奸女干部
世界第70亿位居民今诞生
世界第70亿位居民今诞生
·青年捡银行卡刷三次取六千元 称为提醒失主做好事
·四龄童称舌头被老师用针扎 家长老师幼儿园互殴
·17岁少女见网友被奸杀 凶手被擒称“太快”(图)
·警察带队打人被拘留停职 施暴过程持续约2分钟
·大荔县国税干部出差途中遇车祸 随行5人全部遇难
·母亲路上被车撞 六龄童跑1公里喊奶奶救人(图)

 

图表:神舟八号结构示意图新华社记者崔莹编制 

  新华网酒泉10月30日电  记者李惠子 白瑞雪 黎云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30日说,一旦掌握交会对接技术,中国就具备了建设空间站的基本技术和能力,“这将为开展更大规模的航天活动提供了可能性”。

  中国将于11月初发射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并实施中国航天史上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周建平在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交会对接技术的掌握将为中国建设空间站、进行深空探测奠定关键技术基础。

  中国目前已掌握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和空间出舱技术。2008年,一名中国航天员身穿中国自行研制的舱外航天服实施了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神舟八号飞船将与9月底发射的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雏形——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无人交会对接。

  周建平说,空间科学研究、开发空间资源等活动都是一个长期过程,离不开空间站平台。载人飞船只是天地往返的运输工具,飞行时间短,有效载荷重量小,而空间站规模可以比较大,在轨运行时间长,是保证人类空间活动的最有效的空间设施。

  “交会对接使得运输工具和平台得以联接在一起,不仅能把人送进空间站,还可以用于货物补给和空间站建造。”他说,更远的航天活动比如登月、访问火星,使用交会对接技术则可以实现方案优化、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和难度。

  然而,交会对接是国际公认的空间技术难题。在近地轨道上高速运动的两个飞行器,要准确测量相互距离和位置,最终严丝合缝接合一起,涉及大量极其复杂的技术。国际上的空间交会对接实践已有300多次,大多数都不顺利。

  美、俄在上世纪60年代就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周建平说,从当时的技术水平来看,难度和风险非常大。

  “俄罗斯当年搞交会对接的时候连计算机都没有,使用的是模拟技术。”他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目前可以利用现代最新技术,尤其是信息和电子技术方面的成果来实施空间交会对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打造更高效、更精确、更经济的系统”。

  “航天是高风险的事业。我们必须尽量设想各种意外情况并制定应对措施。”周建平说。

  为使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处于同一个轨道面,保证交会对接的实施,火箭发射入轨的精度要求比过去提高了三到五倍。此外,周建平说,交会过程对测量、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保证“看得见、找得到”的精度,还要充分利用航天器轨道特点寻找“能量消耗最少、最优化的控制算法”。

  他说,两个航天器靠近后能不能“接得上”,从接触、捕获、缓冲到最终对接上,对接机构是难点。

  “实际上,到这一步,神舟八号的使命才完成了一半,之后的组合体控制、飞船分离和返回同样不容易。”周建平说。

  “第一次空间交会对接,我们就全程直播,这在国际上是没有先例的。全世界人民将用放大镜来看。虽有风险,但我们坦然面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家军说。

  袁家军说,虽然中国在起跑线上晚了一步,但中国正三步并作两步,展开跨越式发展的竞逐,“力求缩短距离,代表中华民族,在世界航天科技领域占领一片天地”。

编辑:王秋阳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天宫一号为实施和神舟八号空间交会对接做好准备   11-10-31 10:41
·神八11月初择机发射 与天宫对接后运行12天(图)   11-10-27 14:16
·天宫一号将于29日21时16分-31分发射   11-09-28 11:12
·天宫一号将与三神舟飞船交会对接 神十载人飞行   11-09-27 21:46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