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FP图片
中国航天未来
未来空间站三个舱段,可加舱
中国未来空间站由三个舱段组成,重量大概在60吨量级,加上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将达到80多吨。这个规模能够满足我国空间科学研究的急需,将来还可以根据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增加舱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新一代运载火箭更有力
神舟系列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使用的都是长征二号F火箭,其推力为8吨左右。我国将来建造空间站需要运载能力在10吨以上、甚至达到20吨级的新型运载火箭。
——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今后每年可能发射数十颗卫星
我国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近期首次全面实现基于IP网络化结构的转变。以前1年只发射1颗卫星,今后不仅每年可能完成数十颗卫星发射,而且还需要对上百颗卫星进行在轨管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
晨报特派记者张岂凡酒泉报道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2年内将开展神舟九号、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试验,按照任务规划,其中至少有一次是载人飞行。交会对接航天员乘组已经完成初步选拔。
武平透露,目前已经完成明年交会对接航天员乘组的初步选拔工作,“包括两名女航天员在内”。通过初选的航天员正在按计划进行交会对接的任务训练,他们的精神状态非常好,训练学习非常刻苦认真。而训练的重点是手动交会对接技术。
“神舟八号飞船与神九、神十都是按载人要求设计的,并配备图像记录设备和力学参数测量设备。”武平说,通过这次飞行任务,可以验证改进后的飞船是否能适应载人航天飞行要求。神九是否载人,要在神八飞行后,经过综合的评估才能确定。
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说,第一批航天员仍将是现阶段交会对接任务的主力,两名女航天员也通过了飞行乘组的初步选拔。
第一批航天员有望再飞天
据陈善广介绍,按照载人航天工程规划,神舟九号飞船可能载人,神舟十号飞船计划载人。航天员正在积极备战未来载人飞行,我国第一批航天员仍是这一阶段交会对接任务的主力,已经执行过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神五航天员杨利伟,神六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仍有机会再次飞天。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杨利伟、翟志刚等14人成为中国第一批航天员。第二批航天员于2009年底至2010年初选定,其中包括5名男航天员和2名女航天员。
没有女航天员不完整
“男女有很多共性,也存在大量差异。要验证人类是否真正能够在太空生存,必须对男女航天员都进行考察。”关于两名通过初选的女航天员,陈善广表示,中国之所以选拔和培训女航天员,是因为没有女性参与的太空活动是不完整的。同时,女性在飞行团队中可以起到男性无法实现的作用,并且也能满足公众期待。
“手动+自动”交会对接最好
陈善广表示,手动交会对接技术是航天员训练的重点。“关于人工和自动交会对接哪种更好,国际上有过争论,最后达成的一致意见是两种方式共同完成交会对接最好。人工控制是自动控制的冗余措施,有人参与的交会对接会更加保险。”
他介绍说,在人工交会对接中,航天员要根据电视图像、位置距离速度等信息来判定两个航天器的姿态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接任务,对航天员眼手协调性、操作精细性和心理素质要求特别高。因此,要对航天员进行反复的严格的训练,一般要经过数百次到上千次的训练才能满足要求。
中医药将派上大用场
飞行天数的增加和活动空间的增大更容易导致空间运动病的发生。
陈善广透露说,中国航天员中心与欧洲联合进行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在增强航天员心血管功能等方面效果很好。正在俄罗斯开展的“火星500”项目中,中国科学家也进行了“望闻问切”实验。在未来长期飞行中,这套方法有可能与西医的生化指标共同用于航天员健康状况的判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