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食品安全能不能用金钱来赎买?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1-11-01 15:13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河南物交会上现情色表演
河南物交会上现情色表演
高清:神舟八号发射升空
高清:神舟八号发射升空
·女子拔火罐被烧伤乳房 美容院赔偿9000元(图)
·青年捡银行卡刷三次取六千元 称为提醒失主做好事
·四龄童称舌头被老师用针扎 家长老师幼儿园互殴
·17岁少女见网友被奸杀 凶手被擒称“太快”(图)
·警察带队打人被拘留停职 施暴过程持续约2分钟
·大荔县国税干部出差途中遇车祸 随行5人全部遇难

  近年来,一些食品包装上纷纷标注“有机”二字,并标榜“高质高价”。记者深入追踪一些有机食品产业链发现,随意标注“有机”、花钱买认证、张贴假认证等现象屡见不鲜。

  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恶性事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各种添加剂、化学药品的违规使用,让动植物违背了自然的生长规律,不符合绿色、无污染的特征。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有机食品的出现,就仿佛是浑水里流入的一道清泉,让苦于身心受到问题食品毒害的民众看到了绿色、健康的希望。但有机食品却有一个共同的突出特征,价格较为昂贵。可以说,老百姓是在为“食品安全”额外买单。

  然而,食品安全是不是真的轻易就能用金钱来赎买呢?有机食品生存面临的困境其实和问题食品的频发都源自同一个症结:为了经济利益,商家不惜违背商业伦理道德,没有了底线,监管部门受到利益牵连,不能真正严格履行职责,形成了“利益链”。

  首先,由于监管机制的不健全,难免出现认证不规范,甚至产生“认证经济”的情况。据了解,有机食品有统一的国际标准,我国只是在2005年出台了《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但政府部门对有机食品的生产、销售以及认证机构进行监管仍然“缺位”,同时,有机认证的检测和认证虽然不是同属一个机构,但他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微妙的关系致使有机认证体系大有监守自盗的味道。其次,监管机构的繁杂、混乱,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还不排除有不法分子买标签甚至制造假标签。

  人们原本意图通过花钱买个“特供”,买回的却可能仅仅是“特贵”,“有机”成了商家牟取暴利的一个概念,这不能不说是食品安全乱象下的又一个“黑色幽默”。这一切,归根结底就是企业生存的土壤已经出了问题。如果不净化商业环境乃至当前的社会风气,树立起有效的信誉评估、监管机制,有机食品也难以成为拯救食品安全的“神话”。 黄定都

编辑:王秋阳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长沙警方截获14吨假冒名牌盐 有毒成分3克致命   11-10-26 17:06
·生命阳光牛初乳卷入假进口风波 称只是代理商   11-10-26 14:38
·国家药监局:各地学校食堂严防投毒 加强食品安全   11-10-23 07:28
·独立调查之食品安全:记者送检五品牌常用酱油   11-10-09 16:39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