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讯 《中国能源报》记者在对陕西煤业下属的黄陵矿业公司采访后的报道中写到,“进入矿区,既看不到满天飞扬的煤灰,也找不到往外运煤的车辆,甚至连印象中满身黑灰的矿工也衣着整洁。年产1300万吨的矿区,地面不见一点煤炭;13万千瓦的煤矸石电厂,看不到烟囱冒烟;年产1亿块蒸压粉煤灰砖的项目,也察觉不到常见的烟尘和异味。顿时令人心生错愕,这还是煤矿吗?”
陕西煤业自成立以来,依托自身机制优势,围绕其母公司陕煤化集团“打造中国一流安全节能环保能源化工企业”的企业愿景,通过结构调整、技术改造、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一系列措施,规划建设集煤、电、化、路、建材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园区。毫无疑问,循环经济园区的建成将成为陕西煤业又一个新的竞争优势。
早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陕西煤业控股股东陕煤化集团就按照中央、国务院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注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在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同时,配套制定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为实现对手头资源的“吃干榨净”,有效降低产值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陕西煤业黄陵矿业公司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伸煤炭产业链条,增加煤炭资源的附加值。该公司13万千瓦的煤矸石电厂,集发电和供热于一体,每年节约标煤500万吨,“吃”掉矸石、中煤、煤泥约80万吨,销售收入近2.5亿元。配套建成的年产1亿块蒸压砖厂,年消耗煤矸石电厂粉煤灰20.25万吨、炉渣6.5万吨,每年既节约了200万元左右的电厂灰渣排放费,还可保护耕地约100亩,实现经济效益超过3000万元。目前正在建设的2×30万千瓦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建成后年消耗低热值燃料将超过300多万吨。建设的4×90万吨大型现代化焦化项目,将全面实现化产回收和焦炉煤气的综合利用。
此外,陕西煤业彬长矿业公司在大佛寺煤矿建成了目前全国装机容量最大的,年发电能力8000万度低浓度瓦斯电厂,每年减排二氧化碳37.8万吨。也是全国唯一利用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余热尾气发电的电厂,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陕西省首家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根据规划,公司还将陆续在胡家河、小庄、文家坡等矿井配套建设低浓度瓦斯电厂,使矿区瓦斯发电装机容量最终达到5万千瓦以上,年减排二氧化碳160万吨以上,届时将形成全国规模最大的低浓度瓦斯发电产业集群。记者师维通讯员何武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