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被李戴
河南省淅川县前河新村,山东卫视《围观》栏目的记者来到唐建敏的老家。对于记者的到来,唐家人并不欢迎。
唐建敏是唐家的二儿子,一家人常年在外四处打工,很少回老家。当初30岁的唐建敏,如今也已经不惑之年,由于平日里父子关系很不好,所以唐建敏去到哪儿并不告诉家里,也不留联系方式。出事后的第一个月,虽然唐家人已经知道唐建敏没有被枪决,案件可能出现了问题,但是他们却始终没有找过任何部门,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如果唐建敏真的没有到过宜昌,那么,被处死的人又是谁呢?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围观》栏目的记者赶到了当年侦办此案的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西陵分局。
宜昌市公安局西陵分局的办案人员告诉我们,当时警方从该嫌疑人的身上,搜出了一张名为“唐建敏”的身份证,身份证上显示唐建敏出生于1972年8月21日,河南省淅川县人。据嫌疑人交代,他就是身份证上的唐建敏,随后警方发文到“唐建敏”的户籍所在地河南省淅川县厚坡镇,查实确有该人存在。于是宜昌市公安机关才将此人移交到了相关的司法机关。
唐建敏被冒名的事儿,在2002年以后就没人追问过。这个“已死”的唐建敏户口没有注销,所以也不妨碍他在外打工。直到2009年,湖北省检察院启动调查。调查查明:在湖北宜昌,被执行死刑的抢劫犯“唐建敏”不是真正的唐建敏,而是一个名叫张文华的人。那么,张文华又是谁呢?他为什么可以得到唐建敏的身份证以及唐建敏的所有相关信息而最终蒙混过关呢?
河南省淅川县前河新村的村支书李明占说张文华和唐家并非没有关系,而是唐家的表亲,是唐建敏的表弟。多年前,唐建敏发现自己的身份证不见了,但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身份证落到了张文华手里,也更加不会想到,多年之后,那张遗失的身份证将由此展开的一系列离奇的事件。
张文华为什么要冒用表哥唐建敏的身份,甚至直到最后被处决,也不公开自己的身份呢?在采访中,湖北省襄阳市政法机关给出的答案只有一个:张文华是一名一直没能抓获的杀人在逃犯。虽然说张文华身上背负命案,但是依法剥夺一个人的性命并执行死刑,在法律上是件极其严肃的事情,怎么可能会出现“张冠李戴“的事情呢?于是记者在湖北襄樊找到了张文华的家。
张文华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独自一人居住在襄樊市郊一处出租房内。看到记者到访,老人撒腿就跑。
在记者面前,这位母亲对自己儿子的去向漠不关心,不愿意提及。而另一位母亲,却一直都在为自己的儿子奔走呐喊。10年间,她带着一叠的上诉材料往返北京、武汉、襄阳,跑遍了所有该跑的部门。她叫赵克凤,是襄阳20中的退休教师。也正是她,揭开了十年前宜昌那起冒名顶替的死刑案,她的儿子徐浩因涉嫌伙同他人杀人被判处死缓,而这个同案犯,就是张文华!
赵克凤的儿子徐浩,1999年4月19日,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襄樊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缓。但是自打入狱那一天起,徐浩就一直喊冤。
他的父亲因为儿子的事情突发脑溢血,于2004年病逝。从那以后,赵克凤便把一切重心都放在为儿子伸冤上。
“我的儿子没杀人”,这是10多年来,赵克凤重复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她坚持活下来的唯一信念。那么,10多年前的案件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老人会如此执着的认为儿子是无辜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