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市环保局了解到,为了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二五”水环境质量目标任务和考核指标,我市将进一步压缩造纸等高排污企业数量,“十二五”末全市造纸企业数量控制在5家左右。
据了解,我市目前还有大量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污水直接排入渭河及其支流,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我市将逐步如期完成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工作,2014年市重点镇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逐步实现主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的目标。
市环保局副巡视员李联盟表示,为改善水环境质量,我市将进一步压缩造纸等高排污企业数量,到2014年底,全市造纸企业数量控制在5家左右,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一年内3次超标排放的企业一律限期关闭。同时,加大对电镀、淀粉、化工等污染严重企业的监管力度,对生产工艺落后、高耗能、不能稳定达标排污的企业要依法淘汰或关闭。 坚决制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向河道堆弃、倾倒垃圾等污染河流水质的行为。所有重点污染源都必须安装流量和水质自动监控装置,实施24小时监控。
“污染大户”新河也纳入“考试”
新河也纳入了水污染防治考核范围。昨日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化学需氧量超标在1~5mg/L范围内,每毫克扣缴5万元。
据悉,由于我市干支流污染超标,今年前三季度的污染补偿费为4790万元,其中80%是由于新河污染较重。为此,我市明确了2011年新河水污染防治考核。对于新河,化学需氧量超标在1~5mg/L范围内,每毫克扣缴5万元;超标在6~10mg/L范围内,每毫克扣缴10万元;超标在10mg/L以上,每毫克扣缴15万元。氨氮超标在1~5mg/L范围内,每毫克扣缴25万元;超标在6~10mg/L范围内,每毫克扣缴50万元;超标在10mg/L以上,每毫克扣缴75万元。
陕西三年内投80亿治理渭河
日前,记者从陕西省政府获悉,陕西省将在三年内投资80亿元用于渭河治污,力争实现渭河水质基本变清。
据了解,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大力整治,渭河干流已实现消灭黑臭的目标。但由于渭河流域工业污染严重、生活污水处理达标率低、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加上渭河全年60%以上的水量集中在6月到10月份,生态基流不足,目前渭河干流有69%的河段超过水域功能标准要求,13个监控断面中9个仍属于劣V类水质。
“十二五”期间,渭河主要污染物排放将以年均10%的速度递增,水质改善面临更大压力。为了更好地保护渭河,陕西省政府常务会议日前审议并原则通过的《渭河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通过2012至2014年三年时间,投资约82亿元,到2014年,渭河西安段全程断面水质基本达到Ⅳ类;新河和■河入渭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达到50毫克/升以内,氨氮达到3毫克/升以内;其他支流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到2014年底力争实现渭河水质基本变清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