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专家担心产假增至14周可能加剧女性就业难
http://news.hsw.cn    来源: 江苏广播网  2011-11-29 16:27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全国多地出现大雾天气
全国多地出现大雾天气
夫妇因交不起费裸体上街
夫妇因交不起费裸体上街
·黑龙江鹤岗矿务局一区长被下属队支书烧死
·津巴布韦女子团伙强暴男性 警方推测与宗教有关
·醉驾男摔倒后美女相救 见色起意企图强暴恩人
·7成人称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第三者不再人人喊打
·外交部:中国援助马其顿校车体现国际责任
·汉中一五旬男子持木凳砸死亲生母亲 获刑14年

  产假拟由90天增至98天(14周)、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用人单位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目前,国务院法制办网站公布《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正在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消息一出,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现实生活中,都引起了热烈讨论。有专家担心,这个为了保护女性而起草的条例,有可能会加剧女性就业的困难。

  产假由原来的90天延长至14周,妈妈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一位正在哺乳期的妈妈认为,在现行规定中,晚育者可在90天产假的基础上增加30天,加起来就有4个月。但在征求意见稿中则没有相关说明,这样算来,产假名为延长,实际上可能会缩水,意义不大:“我个人认为不是很有意义,世卫组织和母乳协会不是提议,如果可以,最少坚持母乳喂养最好要坚持半年以上嘛,如果产假6个月以上我觉得比较合理,我觉得应该还要再加一个抚育幼儿假,带小孩带到一岁是比较合理的。现在男性和女性一样,在职场上面临的压力是相同的,女性压力大,往往导致孕期胎儿不稳定甚至流产,产假太短,不利于母乳喂养。”

  除此之外,这位新妈妈还担心,休足产假回来,职位不保:“我想这是每一个职场妈妈都面临的问题,特别是等休完产假过完一段时间回来的话,你的职位是肯定有人在代替你的,对代替你的人来说,对他也是一个机会,他不可能把手上的机会重新返回给你,这是很普遍的一个现象。”

  一位在私企工作的沈小姐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公司就没有给女职工缴纳生育保险,本来就担心生孩子会对工作不利,如果女职工生孩子的费用要私营老板出,工作十有八九不保:“在私企里面生孩子,你在家里面闲呆着,我还要付你工资,还不如直接用另一种方式让你不做了,他再重新应聘个人过来坐坐,这样节省他的开支嘛。”

  有此担心的还不止职场女性,一些正在求职的应届女大学生也担忧“产假的延长”会增加企业的负担,令女性、特别是未生育的女性求职更加困难。

  女生甲:“我觉得从找工作开始,女生就有劣势。”

  女生乙:“本来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可能更倾向于男生,如果再将产假扩大的话,用人单位可能就觉得在人力的充分利用方面,女性没有男性那那样得到充分的利用,对女生来说,也是劣势,也是有利有弊的。”

  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邱鹭风认为,根据意见稿中规定,从正面看是对女性的一种保护,从侧面看企业又会进一步考虑用女员工带来的烦恼和压力,确实给女性就业带来不利影响:“如果给女生延长假期,或者哺乳期,同等岗位同等工种他就优先招男工,不要女工,大学毕业生当中,研究生当中,女性的比例是节节攀升,但是女性的就业岗没有扩大,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女性面临生育问题的影响。”

  邱鹭风表示,既然是保护女职工的法律,只要由企业来承担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女职工身上,女性就业又多了一层负担,如果由政府部门来承担费用或者给困难企业减税,既能保护女职工权益,又能兼顾企业利益,这样更利益法律的施行:“女工的各种保护方面的费用,应该进行一个全社会的统筹,单支,这样可以减轻单位的负担,减少单位的负面情绪。女工的生育基金应该作为一个强制征收的项目,现在主要的没有事民营企业、比较小的企业还没有,还有比较小的企业,遇到困难企业,国家给他见面税费的话,首先减免税收。”

编辑:王茜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全球产假大盘点:瑞典可休16个月美国12周不带薪   11-11-24 11:59
·女职工劳保草案取消痛经假 产假拟由90天增至98天   11-11-22 14:41
·我国产假拟由90天增至98天 流产最高可休6周产假   11-11-22 09:12
·产假拟由90天增至98天 有女性担心就业更难   11-11-22 08:54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