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2月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到年底,中国经济一动一静引人关注。所谓一动是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贷款。一静,是指目前中央经济工作“定调会”还没有开。而此前,这个“定调会”一般11月底召开。
这一动一静让人浮想联翩。“一动”增加贷款会不会抬高物价?“一静”是不是目前对于明年经济走势还没有最后定调?保增长与稳物价,孰轻孰重?昨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2年经济蓝皮书》对明年经济做了预测。
明年GDP增长率预计达8.9%
《蓝皮书》预测明年,明年GDP增长率继续回落,预计达到8.9%,将比今年低0.3个百分点。CPI在明年将会在4%左右。经济增速略减、物价温和上涨将是明年经济的总的态势。
蓝皮书透露,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消费刺激政策逐步淡出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今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预计GDP全年增长速度将达到9.2%左右,增速比去年回落1.2个百分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预计,2012年经济增速的下滑还会继续。
陈佳贵:2012年,若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再发生显著恶化,国内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问题, GDP增长率预计达到8.9%左右。
保增长恐成全球共同课题
如今,悲观的情绪在全球经济学家间蔓延。不久前,美联储对美国未来三年经济数据进行修订,除了物价指数CPI和失业率之外,其它主要经济指标齐刷刷的下跌。欧洲首脑们还在为究竟该如何救助深陷债务危机的国家而争论不休,一天后的欧盟峰会被寄予厚望。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
李扬:国际形势,从明年开始,到以后也许5到10年,很长一段时间,全球经济是低迷的,对于这个情况的判断,我的感觉国内外是有共识的,保增长恐怕成为全球共同的课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自然难以独善其身。正当人们对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猜测纷纷的时候,央行于本周一下降了存款准备金率,这意味着几千亿的资金流入市场。李扬观察发现,年底本该是贷款淡季,11月的贷款量却耐人寻味。
李扬:信贷的格局已经十几年了,就是每年的头两个月拼命的房贷,恨不得一两个月把全年一半的贷款都放了,下半年基本不放了,到最后两个月压根就不放,但是11月贷款增加的量比较大,12月份预计还会比较大,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说是相当刺激性的措施。
稳物价仍是当前宏观调控首要任务
《蓝皮书》预测这种情况在明年上半年还将继续,宏观政策在明年将向中性偏松的方向上运行。在经济增速放缓预期不断增强之际,物价指数CPI今年持续高位运行,虽然CPI涨幅在四季度可能出现明显回落,但全年涨幅仍可能达到5.5%。明年,造成物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因素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雪松分析,稳定物价仍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李雪松:2012年价格翘尾因素将显著降低,价格总水平将呈现温和上涨态势,考虑到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不确定性加大,国内资源价格改革压力加大,预计2012年CPI上涨4%左右。
成本推动通胀缓和但时间长
物价上涨原因众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需求增加,另一个是成本上涨,后者是发达国家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著名经济学家汪同三分析,中国现在面临的通胀正是这种因为成本上涨而导致的物价上涨,而它的特点是持续时间会比较长。
汪同三:成本推动的通胀和需求拉动的有一个区别,需求拉动通胀往往表现得比较激烈,对经济运行产生很大的冲击,成本推动比较缓和,但是持续时间比较长。
保增长,往往意味着流动性的充裕,意味着在市场上流动的钱会增加,这将直接挑战稳定物价的努力;稳物价,往往要回收流动性,回收市场上的钱,这显然将让经济温度下降。无怪乎,有观点认为2010年对中国经济而言是最为复杂的一年,而2012年将是更为复杂的一年。对未来一年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势,作为《经济蓝皮书》的主编陈佳贵给出的建议是: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陈佳贵:我们不能再重复过去经济速度慢下来,一慢就叫,一叫就放,一放就热,一热就紧的怪圈,经济增长过快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也会使深层次矛盾更加尖锐。
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应该唯GDP论,这样的观点,在政界、商界、学界已有共识。然而一旦落到实处,一旦GDP的增速放缓,有的人就坐不住了,胆怯了。因为我们已经习惯风驰电掣的日子。
然而,正如《蓝皮书》中所说,想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想要处理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经济增速不能太快,控制在8%到9%之间即可。虽然我们可能面临比2010年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可是谁又能说,这不是一次机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