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定时出笼的年度汉字和关键词之所以颇有市场,在于字词将语言的思维外壳和人际交流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可以去芜存菁、四两拨千斤地反映365天的世态人心,折射12个月中最为突出、重要和普遍的社会心理。今年,多家评选者不约而同地将“控”字选为年度汉字,就很能说明问题;同时,在得知“伤不起”成为年度关键词时,众人也能产生共鸣会心一笑。尤其有趣的是,这个源自日本的习惯,引进后风行至今,竟然没有遭到愤青抵制,其中固然有身居汉字源头及汉字的象形魅力等因素,但也可见年度汉字的认同度有多高。
在年度汉字字词评选中,最凸显的是网络的力量。这一点在关键词上体现得尤其明显。本年度脱颖而出的“伤不起”就纯属网络催生,也是借网络得以流行的热词。常上网的朋友,想必都还记得曾经风靡一时的“咆哮体”。“咆哮体”即是生动给力的“伤不起”,以及比较无聊而恶趣味的“有木有”两个网络热词的发源地。
不过谈及无聊和恶趣,年度汉字字词评选的主办方就很有点控不住伤不起的意思。他们对“控”的专家状阐释是,“一方面承接2010年度国内字‘涨’而来,有涨就有控,有涨就需控,一个‘控’字反映了政府的努力和百姓的期盼。另一方面,一系列的‘××控’,更折射出‘控’已成为一种生活状态。”如果想掌握挖空心思、深文周纳、百无聊赖及俗不可耐这类成语,上述阐释可视为例句。
殊不知“控”字脱颖而出,正在于其意蕴丰富,在自由和控制之上,在可控和失控之间。例如,微博控,沉溺而被微博所控,显然比控制微博的程度大得多。物价上涨或者具体一点聚焦正在调控中的房价,可控与不可控则需拭目以待,不宜妄下定论。至于日益庞大的互联网,从本质而言最自由散漫,不但难以控制,而且似乎很容易失控。
再比如,人命关天伤不起,无论是从理论上看还是从人类社会现实出发,校车事故理当是可控的,网上流传的一辆悍马撞在校车上犹如鸡蛋碰上了石头的照片,可为依据。但以“一个人坐几十万的车,几十个孩子坐几万的车”为前提,就难免陷入眼下这样疑似失控的状态之中。伤不起和伤得起,都可以用来形容学童们的遭遇。另外,由常识可知,发展观要有科学性,精准控制更是必须依靠科技,有趣的是理当客观、公正、健康,本该最科学的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增选,却有失控迹象,科研已成利益和权力江湖,潜规则横行,乱象丛生:学术成果斐然且蜚声国际的优秀科学家被拒之门外,落选者的一人学术论文,竟然超过入选多人的总和,被人称之为逆淘汰;而在全球戒烟控烟的健康大潮中,打着卷烟“降焦减害”旗号推销香烟的,也戴上院士的桂冠。
将“控”视为一种生活状态,倒是不无道理。从这个意义而言,人类社会,“控”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论是被世界潮流左右,还是被时代风气熏染,都可以“控”字一言蔽之。不过,值得强调的一点是,相较控与被控,可控与失控,何以控,如何控,控多还是控少,似乎更为重要。(令狐补充知名网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