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26名游客在导游威胁下6天消费20万
http://news.hsw.cn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2012-01-06 14:04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长相最怪异的13种动物
长相最怪异的13种动物
环卫女工的工资条
环卫女工的工资条
·哈尔滨一新生男婴被弃路中 遭来往车辆碾压致死
·金正恩就任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
·陕西农村大学生“回报率”调查:知识难改命运
·复旦一医院收费员将癌症患者名字改为“张去死”
·刘志军、张曙光对7·23温州动车事故负主要责任
·西安城区现大雾天 网友称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所致

  临近年底,低价旅游又开始频频露面了。其中,云南游最火爆,各种所谓的“团购价”、“惊爆价”等名目多,惹出的麻烦也多。

  本报之前报道过,一位杜先生报名550元游云南,因为临时去不了,团费没得退,还要遭遇旅行社“索赔”。

  昨天,才从云南旅游回来的张先生也向记者诉说他们遭遇的“低价陷阱”。

  “一团26人,6天花了20多万,伤不起……”张先生说。

  张先生他们的团,到底遭遇了什么?

  初到昆明,旅游团被拆散重组

  前不久,张先生看到一则广告,昆明、大理、丽江双飞六日游,原价2000元,春节前仅售980元。

  张先生看了下,游览的景点不少,有大理古城、“天下第一奇观”石林风景名胜区等,备注中还声称购物点只有三个,“绝不强迫消费”。

  想想正好年休,张先生就报了2个人的名,准备和老婆一起去云南玩玩。

  到了昆明后,张先生两口子很快发现,有点不对劲。

  全国各地的旅行团在昆明集合后,都被拆散重新组团。

  新的团队里,大部分都是来自不同地方的人。

  “上飞机时,有90个宁波人,但游览时,团里面只有5个宁波人,包括我和老婆。”

  张先生说,后来才明白,这样安排,是为了安排购物,“如果都是本地人,大家都不想买,一闹,估计导游也顶不住。”

  除了人员调整,旅游线路也变了。

  “合同上写着车程7.5公里,实际却开了13个小时,第一天就到了昆明,第二天到了丽江,但后面的时间,又从丽江兜兜转转回了昆明,美其名曰看风景,其实还是为了购物。”

  26人6天购物花了20万元

  第二天下午,导游开始吹风,说丽江有很多著名的土特产云云。

  张先生说,真正的购物是从第三天就开始的。

  最先到的是一家卖螺旋藻的店铺,一包500克的螺旋藻,标价380元。导游告诉他们,凭导游证可以打折,只要280元。结果,张先生买了7000多元,其他人加起来超过3万元。

  之后是一家卖银器的店,银饰每克38.5元。张先生买了一个银手镯,加上手工费,花了2000多元。

  随后又是翡翠玉器店。张先生一时没忍住,又花了7000多元。

  第五天,在一个玉器店,不少人还参与了“赌石”。

  之后还有茶叶店、精油店……

  张先生说,合同上写着3个购物点,但一路走下来,起码有七八个,不算老婆的消费,他自己一个人就花了近3万元。

  据张先生的了解,车上26人,6天的购物花费就超过了20万元。

  团员不购物,导游说“你不买东西,能回去吗”

  为什么这么拼命消费?

  张先生说,除了自己犯迷糊,还有就是害怕。

  他的团里有3个安徽砀山人,几天什么东西都没买。

  结果,在第5天,导游突然把他们叫出来谈话,还说“你们怎么能这样,下午还有一些购物点,你们再不买试试?”

  当天晚上,这3个人赶紧买了4000多元白银。

  团里一个宁波摄影师,也被导游“约谈”。

  导游说了一句话:“大哥,你不买东西,能回去吗?”

  摄影师最后只能买了一块玉。

  张先生说,自那以后,面对购物,整个团的人都是来者不拒。

  亏大发了,东西至少比市场价贵50%

  回到家,张先生两口子对这次旅游闭口不提。

  买来的一大堆东西,都放在行李箱里,不敢送人,甚至也不敢告诉别人。

  张先生说,就怕别人看了,说是假货,平时那么精明,这次自己钻进圈套里,太丢人了。

  “白银首饰,一般在卖,每克都是18-20元,而云南卖的,足足贵了50%。至于螺旋藻,一般超市也就110~120元一包,自己买的贵了75%。买的翡翠貔貅,同样也贵了50%。”

  张先生说,之前和导游聊天,导游私下告诉他,购物的提成至少有3%。“就让他们赚吧,总算安全回来了……”

  由于怕被报复,张先生始终不肯透露是哪家旅行社。

  本报通讯员 墨子 本报记者 邹洪珊

编辑:李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