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重点旅客,列车员都会给其座位上挂上中国结的标记并重点照顾。
厨师长闲不下来
一个往返要做15顿饭
吴李河是这趟车的厨师长,一到吃饭时间就忙得不可开交,今年50岁的吴师傅已经在“移动厨房”里干了20年。黝黑的皮肤、不善言谈是吴师傅给记者的第一印象。然而在高速行进的列车上切起土豆丝的吴师傅,却让记者刮目相看,伴随着“嚓嚓”的刀切声,一根根细能穿针的的土豆丝呈现在眼前。吴师傅说,刚上火车工作时,在晃动中切菜是最大难题,每个人都有被切到手指的经历。慢慢习惯,自然也就练出来了。
“在高速运行的列车上做饭和在饭店的厨房里可不一样,倒油的克数都有严格标准,倒多了,列车惯性会使油‘飞’出去。”吴师傅笑呵呵地说。
春运期间,为满足少数民族的用餐需求,餐车还专门准备了清真餐。“一个往返最少要做15顿饭,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准备随时接待前来点餐的旅客,基本上闲不下来。”
1月19日零时,车厢外一片漆黑,K166次列车在秦岭隧道中飞驰着,只有铁轨反射出的些许光亮映射在车窗上。车厢内不时传来旅客发出的鼾声,巡视的杨建华偶尔会叫醒睡梦中的旅客,以提醒他们注意自己的提包。通过一节车厢,杨建华都会认真地看一眼灭火器。乘务长王志安更是认真检查每节车厢的服务设备,用他的话说:“从业20多年来,听火车运行的声音就能辨别火车是否有问题。”
夫妻同跑一趟车
5年没和女儿过个团圆年
“年货在出车前都准备好了,今年答应女儿,我们一家三口过个团圆年。”邹春松和妻子付金娥一个是K166次列车的厨师,一个是K166次列车的乘务员。由于夫妻俩在同一趟列车上,已经有5年没有和女儿一起过春节了。提起女儿,邹春松充满了内疚,因为工作关系,从女儿三岁起,夫妻俩都是在列车上抱着孩子交接班。考虑到他们夫妻的困难,单位领导做了调整。“现在女儿已经读研究生了,我们俩又跑同一趟车了。”
春节时与家人团聚,这个看似简单的心愿,对于列车乘务员来说真是奢望。杨建华说,所有的付出都不后悔,只希望旅客们对他们的工作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文/记者张黎娜 实习生王琛 图/记者王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