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地下器官旅游移植交易 完整利益链大起底
http://news.hsw.cn    来源: 财经网  2012-02-14 11:06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妻子卖艺九年为夫治病
妻子卖艺九年为夫治病
日本情人节巧克力
日本情人节巧克力
·亿万富翁吃醋怒下毁容令 开奔驰美女被泼硫酸身亡
·调查称中国69%男性有红颜知己 四川男人74%居首
·35岁男子焚尸案告破 奸杀86岁老太掐死瘫痪老头
·网友评选怕老婆省市北京男人夺魁 陕西爷们未上榜
·专家称地球进入小冰河期系炒作 全球变暖已为大势
·媒体报道延安廉租房被售 省长批示有关部门核查

  器捐样本

  受传统观念困囿、缺乏捐献知识仍是器官捐献的主要障碍,而捐献救助在现实操作中容易陷入“变数较多”,亦需仔细掂量

  记者 孙滔

  就在冯艾国接受《财经》记者采访之际,天津市红十字会已经实现心死亡器官捐献(DCD)19例。这个数据目前在全国各个试点地区中排名第二。

  冯艾国是天津市红十字会专职负责器官捐献的工作人员。天津是目前全国唯一有器官捐献工作人员编制的省市。

  逝者器官捐献成功与否的关键角色正是协调员。除了相关知识普及、宣传动员,专职协调员还要与潜在捐献者家属进行沟通,争取获得器官捐献知情同意书,并联系器官获取组织,见证器官获取和运送过程,以及参与协调对捐献者家属的慰问、救助等。

  1月31日,天津市红十字会在成都刚刚完成了一例捐献。在其19例捐献中,一多半器官供体来自外省市,其中有5例来自北京。北京和四川两地红十字会尚未开展公民逝世后捐献器官工作。

  作家史铁生即通过天津市红十字会进行器官捐献。2010年最后一天,患有严重肾病的史铁生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逝世。当日,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史铁生所捐献的肝脏在武警总医院被摘除,立即送往天津市进行移植。随后,器官获取小组的医生为捐献者进行细致缝合以恢复遗体原貌。

  冯艾国称,目前鼓励生前报名捐献,主要是想逝者家属能够想到器官捐献,成为其安排后事的一项选择,“我们只是多提供一项有意义的选择而已”。

  动员不易

  器官捐献的全过程均要有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现场见证。器官捐献按照本地优先、病情优先的原则,首先满足当地使用。

  人体器官捐献主要涉及医院的神经外科、急诊科以及重症监护科。每个医院操作方式略有不同。

  一般而言,如果主治医生了解器官捐献流程,会询问家属是否有意捐献,“如果家属不是很强烈反对,当地医院就通知红十字总会或我们,我们再过去具体谈,启动捐献的活是我们干。”冯艾国说。

  协调员赶到医院后,经常要与潜在捐献者在场的众多亲友,有时二三十人轮番沟通。在协调员的日常工作中,有所谓“捐的不劝,劝的不捐”之说,因为若潜在家属无意愿捐献,协调员就是耗上一两天也难以说服,若是有意愿或不抵触,一般接触半小时即有可能。

  器官捐献与中国传统碰撞较为激烈,需要较长时间潜移默化。大多数人心目中传统的完尸观念坚固。连冯艾国家庭亦未避免,他说,“我问过所有直系亲属,只有我爱人同意(器官捐献)。”

  协调员常常遇到最后关头功亏一篑的挫败。在福建,一位年轻女性由于在斗殴中被钝器挫伤,重度脑损伤死亡。协调员已经做通死者父母的工作,签字之际,刚赶到的死者的姐姐称,“妹妹都这样了,怎么还能受这份罪。”随后,姐姐大闹一下午后,其父母也改变了意愿。最终捐献工作前功尽弃。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刘永锋是《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指南》的主要制定者。他的经验是,在当地红十字会专门成立一个办公室,将其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一个能说会道的小姑娘派去做协调员。但他亦曾表示,“捐献动员成功率达到1%就很不错了。”

  即便在美国,捐献动员也非易事,现任纽约医学院移植及肝胆外科主任、教授吴幼民介绍,美国经验是,一定要加强器官捐献心理学的研究,讲究方式方法、时间地点、说话技巧以及每一个细节。

  冯艾国亦称,协调员什么时候切入谈话,要了解潜在捐献者家庭情况等,这些都是非常复杂值得深思的问题。

编辑:温磊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陕西成为人体器官捐献试点省份 七家医院将试点   11-11-19 09:02
·昆明一摇吧万圣节悬挂“人体器官”惹争议(图)   11-11-01 07:13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