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最早引进激光近视矫正手术的眼科名医蔡瑞芳,最近宣布不再做此手术。这结果引起一场不小的“地震”,在疯狂的转载与讨论中,很多医疗专家也站出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政府部门也被惊动了,某省卫生厅官员就表示,“我们已关注到这个事情,正组织专家做进一步了解。至于是否会由此重新评估该技术或禁止开展,将视情况而定。”
不少医疗专家得出一个共同的观点:这是成熟的常规手术,但远期有潜在的风险。但我认为,这种潜在的风险如今已经造成哪些结果,现在还缺少一份扎实而有说服力的调研报告。不要天真地以为,只要政府一发声,这种对手术安全的质疑与争议就会有定论。而政府,也不太可能为任何一种手术打绝对安全的包票,尤其是一种“远期有潜在风险”的手术。
据报道,突然抛出“猛料”的台湾医生蔡瑞芳其实清楚知道此举可能会挡人财路,甚至引来反弹及攻讦,但他坚持身为医者应有的责任,既然当年手术患者如今陆续出现未曾料到的并发症,难保未来不会再出现其他并发症。基于医者良心,也为了病患着想,他只有选择停做这种手术,不让伤害扩大。我相信他说的是真话,更相信他是一位好医生。
按照现在很多医生的惯性思维,做了如此多例数的病人,只有如此之少的病人出现并发症,不是正说明了手术本身的成熟与成功吗?尽管这种思维看起来科学理性十足。但却完全漠视了数字背后潜藏的伤害。要知道,即使哪怕只是一例不成功,对于那一个具体的人而言,带来的可能都是噩梦般的伤害。我更相信,这位成名的眼科医生之所以停做手术,原因不仅仅是出现了十几例受不了并发症而就诊的个案。更重要的是,在他眼里,这些并发症是当年未想到的。不做不是全盘否定这种技术,而是对病人更谨慎更负责的做法。这种对医疗安全的“洁癖”,应该使我们一些盲目崇拜医疗技术的从医者感到惭愧与难堪。
真正的问题,不是这种手术该不该做?值不值得冒险做?而是我们对医疗安全与质量的态度与立场。在现代社会,当医疗越来越和技术捆绑在一起,这就意味着,采取哪一种治疗方法都可能会产生致命的错误,不管是认识上还是操作上的失误。
医学上,每年有大约10万人会由于可预防的并发症或是医源性传染病而死亡。很多人也因为治疗失误而受到了巨大伤害。在这些难以预测的风险上,作为患者,我们应该怎么抉择?
做激光近视手术后,有多少数量的人已经出现了并发症?给他们带来了哪些麻烦?这可能是一个不被“喜欢”的问题。即使是出现这样的事件后,我们恐怕也难以得到完整的真相与重要的数据来作为参考。换句话说,如果在并发症与医疗风险方面,公众得到更多的信息,是否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地认识这种医疗技术?选择更好的医院及医生为我们服务?也许就不至于在信息盲区面前,忽然听闻“猛料”而惊慌失措、脆弱无助了。(吴帅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