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关爱计划”发起以来,先后被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广州日报》、《福建日报》、《河北青年报》、《扬子晚报》、湖南卫视、东方卫视、陕西卫视等报道和转载,人民网、凤凰网、新浪微博、华商网、土豆网、优酷网等多家网媒也纷纷加入了关爱老人的热潮中。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央广新闻在报道中称,“微”公益产生榜样力量;而《福建日报》明确提出,“1元关爱计划”值得推广。
阅读提示
他是一位在西安开餐馆的外乡人,她是一位92岁的本地孤寡老奶奶;三年来,她爱吃他家的煲仔饭、河粉和牛肉粥,他就一餐只收一元钱。目前,西安已有200多家店铺承诺,年满80岁的孤寡老人来店消费只收一元钱。他就是用一元钱温暖西安城的餐馆老板——何卓远。
[镜头一]
“人家开店不容易,我一个糟老太太,不能亏人家!”92岁的孤寡老人崔育英最爱吃西安一家饭馆的煲仔饭、河粉和牛肉粥。让她回味的,不仅是饭菜味道,还有3年来每顿饭不管吃多少,饭店老板何卓远都只收1元钱的温暖。
西安的春天依然寒冷,2月15日早晨,冒着严寒,何卓远端着热腾腾的煲仔饭和牛肉粥推开92岁崔育英的房门。“小何,你工作这么忙,别老给我送饭……”看见何卓远,崔育英费力用手撑起身子,何卓远赶忙上前搀扶。崔育英是河北人,1976年丈夫患癌症去世,膝下无子女的她每月靠政府补助的550元维持生计。
何卓远说,从2008年夏天开始,开餐馆的他经常看到崔育英步履蹒跚地到他的饭店吃饭,老人每次吃得很少,但经常来。时间长了,两人熟悉起来,何卓远对崔育英的晚年深感同情,便与崔育英商量,准备一直免费让她吃饭,崔育英却拒绝了。
“他经常连1块钱都不想要!”崔育英“埋怨”何卓远不该这样照顾自己。“有时,她硬往我手里塞钱,我觉得心里很难过。”何卓远说。
2月15日,崔育英对前来送饭的何卓远说:“小何啊,我不是吝啬,觉得你这里饭便宜,而是我觉得你这里饭好吃,你再不收钱,我怎么好意思去你那里吃饭呢?”
“收你钱啊,1块就够了!”何卓远拉着老人的手说。其实老人每次吃不了多少,他想一直照顾崔玉英,想给她养老送终。谈起为何帮助老人,何卓远说:“我在西安做生意,接受过很多西安市民的帮助,现在生意不错,总想着为西安人做点好事。”与崔育英相识后,何卓远总是挂念这位奶奶。2009年初,有段时间见不到崔育英,何卓远通过社区民警找到崔育英家,得知她生病后,就开始送药、送饭。
[镜头二]
从一些较大规模的饭店,到拥有众多连锁店的老字号,再到普通的肉夹馍餐馆;从理发店到医院,从南到北,由西贯东,在“1元关爱计划”发起不到半个月时间里,就有200多家爱心店加入。不仅是商家加入,许多市民为献爱心也去爱心店吃饭,西安市因为1块钱的感动而暖意融融。
“我一直在想怎样做才能帮助更多的孤寡老人……”何卓远说,思前想后,日前,他决定在他的饭店里推出“味芝朗爱心1元套餐”。
他解释说,今后凡是8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持有街道办和社区的证明文件,便可以从煲仔饭套餐、炒米粉套餐和生滚粥套餐三款套餐中任选一种就餐,费用仅需1元钱,此外,每款套餐还分别赠送一份老火靓汤。但按照店内标价,平均每份套餐的价格在25元左右。他将这些套餐印成海报,贴在饭馆的墙壁上。
“其实,我是不想向他们要钱的,但又担心老人家要面子,我觉得只要1元钱,既能让老人吃饱,又能让他们的尊严不受影响。”何卓远说。
何卓远的事迹经当地媒体报道后,立即引起了市民的关注,经常有老人从市郊跑到他的店里吃饭,考虑到老人年纪大,跑太远很辛苦,何卓远便通过媒体呼吁大家加入“1元关爱计划”。
“1元关爱计划”是让8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能便捷地享受到“1元就餐”、“1元打车”、“1元理发”、“1元洗衣”、“1元买药”、“1元体检”、“1元摄影”等服务。一时间,在西安全城刮起了一场爱心风暴,这股暖流在寒冷的天气里,温暖着每个市民的心。
[镜头三]
“您好,社区为了响应‘1元关爱计划’,上门对老年人进行登记,只要是8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以后就可以享受华商报社发起的‘1元关爱计划’,可以1元吃饭、1元理发等。”日前,西安市碑林区长安路街道办夏家庄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对社区老人进行上门登记。
“政府多年来为孤寡老人做了很多的工作,是大爱;可民间的爱心更加细腻、更加贴心,如何让民间的爱心更好地落到实处,政府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碑林区民政局副局长张庆说,“1元关爱计划”将对老人的关爱贯穿到每天的生活中,最终让老人感受到爱心、关心,将老人和爱心店直接对接起来。
据悉,为了关爱老年人,让符合条件的老人便捷地享受1元关爱,西安市相关部门将陆续对辖区符合条件的老人进行登记,并为他们办理相关证件。
西安市91岁的孤寡老人陈尚荣,最近一直很关注1元爱心店。近日,他得知德发长饺子馆加入了1元关爱爱心店,立即表达了自己的心愿:“1块钱不多,你带我去吧,我想去德发长饺子馆吃顿饺子。”
当陈尚荣花了1元钱吃完饺子后开心地说:“这是个好活动啊,我已经有7年没有去德发长饺子馆吃饺子了。”此外,西安一些社区服务热线将“1元关爱计划”的爱心店输入话务系统和社区网站。相关部门正将“1元关爱计划”和其他帮扶工程结合起来,丰富为老服务的形式,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 人民日报记者 王乐文
《人民日报》快评
让关爱与尊严相伴
寒冷冬日,一碗热汤是雪中送炭的关怀。救济老弱贫病,在历史中并非新鲜。但与传统施粥善举不同,何卓远为孤寡老人们送上的“一元”关爱,更与尊严相伴。
对于饱经沧桑的老人来说,谁不曾有过自己的青春与骄傲?阅历沉淀下来是淡然,淡然背后却也有被爱的渴望。所以我们看到,89岁的万伏祥坚持卖烤梨自食其力,92岁的崔育英坚持不喝别人“施舍”粥。孤寡老人的困难与无助,只是激发了何卓远的关爱之心,而“一元”关爱所表现出的对老人人格的尊重,才让关爱行动真正体贴入心。
茫茫人海,有富足便有贫穷,有年轻就有衰老,有困难更有关爱。关爱是一种慷慨,但若漠视他人尊严,关爱也会变成伤害。爱与被爱都是人生而具有的基本需求,学会如何去爱、学会如何让人有尊严地被爱,何尝不是人生的一节必修课。
沈小根
各方关注
一起关爱孤寡老人这个春天暖人心
本报发出“1元关爱计划”倡议以来,包括《人民日报》、中国人民广播电台等在内的全国数十家媒体相继关注此次活动,陈忠实、肖云儒、杨幂、苗圃、甘婷婷、黄奕等数十位文化名人及影视明星也通过转发微博等各种方式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支持,还有数万名网友也通过微博支持“1元关爱计划”。这个春季,在这股关爱孤寡老人的爱潮里,西安并不孤独。
多家媒体认为,“1元关爱计划”关爱的不仅仅是物质,更重要的是心理和精神上的关爱,向孤寡老人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又让他们在受助中不失尊严。“‘1元关爱计划’正在由一个个体的善举成为西安这座城市的善举,1元关爱虽然是个小举动,但体现的是一份大爱心。”接受采访时,陕西省慈善协会终身名誉会长徐山林表示,“1元关爱计划”应通过建立长效的运作机制,做成长久的善事。
凤凰网网友雷钟哲在《1元关爱计划的文化价值审思》中指出,“1元关爱计划”的重要价值,还在于倡导民间的善良。这些普通人之间的善良的行为,也许只是一种“微善”,没有“慈善家”那么抢眼,却同样可以触动善良的“骨牌”,形成连锁反应。而且,由于它是微小的、民间的、自觉的和根植于心的,就更能引起民众的共鸣。看看“1元关爱计划”这枚石子激起的涟漪,你就能体会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