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日,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之道教文化景区、化女泉、延生观三大景区落成典礼盛大启幕,这场盛会不仅将千年楼观灵动的神韵展示在世人面前,还以全新方式衔续道家之风,诠释博大精深的“道文化”。与此同时,中国古老的道文化也被赋予了与时俱进与继往开来的双重含义:
存续、跃升、绽放。作为中华人文经典,道文化显示出全新的惊世魅力。
嬗变、进化、推演。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道文化展示了深远的当代价值。
在西安“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秉承曲江精神,为“引领西部、示范全国”的新城镇跨越发展探索了全新路径。
立足文化经典 区县联手打造“大旅游”样本
楼观位于秦岭北麓,号称“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 人们之所以景慕楼观,是因老子在这里著述了《道德经》这一奇伟玄妙的经典。此后,无数先贤逸士和帝王将相在此朝拜祭祀、诏敕修缮、研修道藏,“楼观”也因此名扬天下,成为“天下道林张本之地”,历经千年不衰。
风雨沧桑,楼观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词章典册。中部以说经台为核心,有启玄殿、从林院、炼丹峰、显灵山、闻仙谷、吕祖洞、化女泉、清溪观、会灵观、清庙、玉华观、宗圣宫、尹喜墓、朱象先墓、李道谦墓;东部以元始台为中心,有仰天池、玉清观、十老洞、通道观、迎阳洞;西部以大陵山为中心,有吾老洞、王母宫、琵琶洞、遇仙桥、延生观、大秦寺。现存碑石80余通,是研究中国道家、道教历史文化的珍贵文献资料。
地域文化规划是空间规划的先导,文化生态是景观建造的灵魂。西安曲江新区联手周至县政府,在深入挖掘、梳理、提炼楼观道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紧抓 “中国”、“民俗”和“观光”三大核心理念,按照“保护优先、突出特色、生态融合、持续发展”的原则,高起点规划,大气魄谋篇。展示区在文化上,运用道家太极、两仪概念,体现道家辩证的哲学观念;在建筑上,采用明清古建风格与制式,既尊重了道教宫观形制,又结合了现代建筑的元素,体现出后世对道文化的无限敬仰;在运营上,以“道”、“农”、“峪”、“会”为主线,力争打造“东方达沃斯”,让楼观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质的“大旅游” 样本之一。
“大旅游”即 “综合性旅游+反哺区域经济”。在整合区域资源,谋求旅游综合发展的同时,通过旅游产业反哺区域经济建设,带动区域整体发展。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即整合了楼观区域的文化旅游资源,打响了“道文化”品牌,以传统文化哲思浸润“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链条,温暖区域经济,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区域经济双赢。
立足国际视野 打造世界《道德经》朝圣之地
“道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道智慧”是中华智慧之魂。其济世度人的社会责任感、慈爱和同的处世方法、顺应自然的行为准则、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清静恬淡的精神境界历来为世人尊崇。
在道教的诸多经典中,《道德经》以区区五千言,涵摄了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各方面,阐释了万物之源、治国之术、为政之道、为人之本、立世之则,折射出中华民族祈盼和顺、崇尚和美、追求和谐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无穷魅力。目前,研究老子已成为时尚,随着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开始随着老子的思想路径,追溯人类文明渊源,寻求拓进科研契机,钟灵毓秀的终南古楼观也由此成为研究中华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学界的推崇。
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创建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城市战略目标。在此背景下,西安曲江联手陕西周至县,立足于国际化视野,将山水旅游、文化体验、祈福朝拜、民俗观光、滨水休闲、认耕采摘、田园观光等项目功能高度集成,将楼观打造成为具有“寻道启智”功能的泛旅游产业集群,兼备“道源仙都”气质的世界级《道德经》朝圣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