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鸡蛋”监管缺乏依据?

老太太手拿的是真笨鸡蛋
粉蛋冒充笨鸡蛋,相关监管部门是否察觉并采取措施了呢?
“对于笨鸡蛋,国家没有明确的杠杠。”茌平县工商局副局长于晓力说,“也就是国家没有明确的标准。”他表示,笨鸡蛋只是一种民间的叫法,散养的、没有喂养饲料的鸡下的蛋,通常意义上可以称为笨鸡蛋,但国家没有明确界定。
这导致工商部门在执法的过程当中,没有明确的依据。“有虚假宣传的嫌疑。”就记者反映的粉蛋包装成笨鸡蛋的市场现状,于晓力说,“只能先调查。”他表示,工商部门监管的职责范围,是进入市场的商品有合法的来源,也就是说,保证市场上出现的商品能追溯到来源。
“工商部门只管途径,也就是说正规厂家生产的商品才能进入市场,”于晓力解释,“黑作坊生产的东西是不能进入市场的。”
他认为,如果畜牧部门能给笨鸡蛋做一个明确的界定,市场的监管会相对轻松一些。
但茌平县畜牧局副局长于振洋告诉记者,畜牧部门的监管范围只局限于无公害绿色认证上,对于笨鸡蛋的界定,也没有明确的标准。
2月28日,田国雷的儿子田闯告诉记者,就记者反映的情况,茌平县工商局已上报到聊城市工商局,目前“田老太”正就鸡蛋的包装环境等方面进行“整改”。
在于振洋看来,真正的笨鸡蛋与普通鸡蛋相比,营养价值相差不是很大;笨鸡蛋的大小、颜色深浅不一;笨鸡蛋相对较小,不像市场上卖的普通鸡蛋,个头大,颜色也那么统一。“还有蛋黄,笨鸡蛋的蛋黄是比较黄的。”于振洋说,同时笨鸡蛋口感比较香嫩,没有蛋腥味;普通鸡蛋口感就没这么好了,有些品牌鸡蛋煮熟了后蛋黄颜色较深,口感很结实。
于振洋曾是茌平县笨鸡产业协会的秘书长。2005年,茌平县笨鸡产业协会成立,于振洋出任秘书长一职,按照当时的思路,为了发展笨鸡养殖行业,实施专业化生产,创品牌,建基地,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
“当时协会吸纳了一部分养殖户,也签订了一批养殖户,养殖规模千只以上的有20户左右。”于振洋说,“但是后来发现,养殖户不大认可。”笨鸡产业协会成立一年之后,即宣布解散。
总结解散的原因,于振洋认为,首先是市场上笨鸡蛋的销量不行,养殖户的收入难以保障;再就是茌平是工业优势明显的强县,老百姓更倾向于选择打工。
时过境迁,资深鸡蛋批发商严同叹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笨鸡蛋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但市场上却难以找到真正的笨鸡蛋了。他判断,真笨鸡蛋目前的市场占有率不到万分之一。
“概念鸡蛋”不过是卖点不得不说的是,现实生活中,笨鸡蛋、土鸡蛋、柴鸡蛋、笨鸡蛋、绿色鸡蛋、无公害鸡蛋、农家蛋、草鸡蛋、高营养蛋等五花八门的名称让消费者眼花缭乱,而诸如类似“高铁蛋”、“富硒蛋”、“高钙蛋”的商家宣传也让消费者云里雾里。而这些鸡蛋和普通鸡蛋价格相差悬殊,从几倍到十倍不等。记者就了解到,有一种“贵族鸡蛋”价格是普通鸡蛋的十倍。
河南农业大学家禽学科副教授田亚东表示,笨鸡蛋的确没有国家统一标准,“国家出台了一些无公害的鲜鸡蛋标准,主要偏重于食品安全方面的考虑,而对具体哪一种鸡蛋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目前也还没有标准。”
他认为,名目繁多的“概念鸡蛋”名称大多不过是商家制造的卖点,国家也没有统一标准。就营养而言,包括真笨鸡蛋在内的各种“贵族鸡蛋”和普通鸡蛋其实没有太大差异,只是大小、口感、蛋黄颜色稍有不同而已。“鸡蛋从大的营养品质上基本上是一样的,除了有一些细微的影响风味物质,可能会造成细微的差别,大的影响上不会有什么差别。”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教授于康也持同样的观点:“我们去超市里看,鸡蛋的品种很多,价钱都不一样。实际上很多厂家现在打的是所谓概念,目的就是要价钱不一样,让那些好面子的人当‘大头’,因为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贵的鸡蛋就真正地好。鸡蛋和鸡蛋之间没有质的差别,甭管号称什么蛋。即便有一点区别,但是否能区别到相差几倍乃至十倍的价钱呢?”
“关键是看里面的成分,蛋白质差多少,脂肪差多少,卵磷脂差多少,维生素差多少??吃进去又能差多少?”于康以高钙蛋为例说明,“即便高钙蛋比普通鸡蛋含钙量高很多,人吃进去能吸收多少?真正要补钙,不如喝牛奶,吃一箱鸡蛋补的钙还不如一杯牛奶。这就是关键,鸡蛋补钙和牛奶补钙有质的差别。
所以说要‘各司其职’,有的东西就是补钙的,有的东西是补蛋白的,不要奢望把所有营养都集中到一种食品里面去。鸡蛋主要就补蛋白质、卵磷脂等物质,人又不是光吃鸡蛋,不吃别的。”
于康同时表示,鸡蛋之间真正的区别在于如灭菌等卫生方面及药的残留方面。而真的笨鸡蛋、乌鸡蛋等之所以价格昂贵,很多时候是物以稀为贵。也有专家认为,概念炒作的背后,折射出健康营养鸡蛋市场缺乏行业标准等问题。如果没有“国标”作为“过滤网”,健康营养鸡蛋只能停留在营销层次,对于消费者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
但就普通鸡蛋冒充笨鸡蛋现象,北京君永律师事务所律师宋君亮表示,鸡蛋市场上这种鱼目混珠、投机钻营的情况,属于商业欺诈,要从市场准入制度上加以遏制,监管部门一旦发现欺诈消费者现象,应从严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