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湖南烟草系统招聘计划中,包括郴州烟草专卖局在内的用人单位,对一些岗位的限制条件规定为:须篮球专业毕业、有国家运动员资格。郴州市烟草专卖局有关人员称,此次招聘是企业行为,为了丰富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储备一批有一定特长的员工,都必须是国家承认的正规学历,“不存在萝卜招聘”。(3月20日《潇湘晨报》)
在目前的体制下,各地烟草专卖局与烟草公司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烟草专卖局履行政府部门行政职能,烟草公司则是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单位。所以,如果说烟草系统的人员招聘,是完全的企业化运作,显然不妥。而且,此次招聘公告明确显示由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和招考单位等共同组织,且“本次招考政策由省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解释”,这就不能再简单视为企业行为。
烟草专卖局需要篮球、声乐等专业人才吗?不过是试图用这些人才,在系统内部的文体竞赛中摘金夺银,大出风头,至于其专业业务反倒退而居其次了。所以说如此招考是“为了丰富企业文化建设”,倒也算是没有太多遮掩。
但即便如此,烟草公司作为国企,在人员招聘中“不务正业”,剑走偏锋去追求文体特长人员,负责审查把关的公务员主管部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一方面明显负有失察与监督、纠错的责任;另一方面也让公众看到了监管部门之于垄断国企,是怎样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招聘专业球员用于“丰富企业文化建设”,更像是一次“奢华采购”,与受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而空间越来越逼仄的民营企业相比,这种奢华表现更为刺眼。
如果说垄断企业采购茅台酒、天价烟,或许并不易于监督纠察,因为正像全国政协委员李金华不久前指出的:现在公款吃喝都靠做假账解决。但是,白纸黑字的招聘方案上写明了招聘岗位和报考条件,却依然能够通过人员招考主管部门的审查,就实在让人费解了。一定程度上,垄断企业无论是关乎物的还是关于人的“奢华采购”越多,越说明各种规范和监管形同虚设,这让民众情何以堪?燕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