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调查,北京、上海收费最贵的月嫂,月薪已超过1.5万元,其人力成本远高于一个经过多年专业培训的医学博士。(4月10日《新京报》)
从学历和专业化的角度来看,月嫂的确和医学博士无法同日而语。但是,收入的高低是否一定与学历及其专业化的程度成正比?现实中,一些灵活就业的自由职业者,收入高过签固定劳动合同的打工者,也是常事,完全不必大惊小怪。“天价月嫂”究竟是否物有所值,恐怕还要由支付这笔佣金的雇主说了算。既然没有哪位雇主是天生的冤大头,而月嫂市场本身也是充分竞争,没啥门槛,也无强制消费,“天价”月嫂如果真的不值,雇主想必早就用脚投票,这一市场的开放程度,也注定不太可能有人为制造的“天价”。而从龙年出现“天价月嫂”与龙宝宝扎堆之间的关系来看,“天价月嫂”背后显然有着供求因素,同样是月嫂佣金市场化属性的证据。
如果说非要从“天价月嫂”身上看出些什么的话,恐怕更多折射出的仍是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收入差距的拉大,能够雇得起月薪超1.5万元的月嫂,显然不会是普通收入家庭。笔者了解的一些家庭,甚至因为保姆价格过高,而选择放弃职业带孩子干家务,因为自己挣的工资还不够付保姆的薪资。可见,“天价月嫂”所引发的争议与质疑,恐怕也缘于收入差距所导致的社会失衡,对于这一现象及其背后成因,或许要比“天价月嫂”本身更值得关注。武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