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郁闷车主总想少交钱 停车费流失多
长安南路收费员吴师傅感叹,拉锯式的讨价还价,每天不知要经历多少次。据受访的收费员反映,收费困难主要体现在四方面:车主故意停在停车位外侧,收费员无法管理;车主拒付或者少付钱,强行离去;趁收费员远离或不注意时悄悄开走;长时间停放,趁收费员下班将车开走。
“不少车能停好几天,然后趁收费员晚上下班再消失,明知车主有意规避也没辙。”西安骡马市步行街北口的收费员肖江说。
记者选取西安市城东(长缨路、公园南路)、城南(小寨十字、雁塔北路)、城西(北关正街)、城北(明光路、未央路)、城区中心(东大街、粉巷)五个区域抽样统计,受访收费员称,每天停车位未付款、少付款数额平均占每天收费总额的10%,最高的占到30%。
最纠结生活单调收入低 很少休息
在一些车主眼里,收费员的活计轻松自在,活动地点固定,招招手、动动嘴就把钱收了。而受访收费员称,他们待遇不高,工作时间长,心理压力大。
收费员徐红说,他成天在马路边来回走,无论刮风下雨,没有娱乐休息时间,十多个小时都得坚守岗位,倍感单调、乏味。
记者走访的20多名收费员中,所有人一年休息日都不超过7天。收费员周战辉说,他当收费员7年,因节日、病、事等离岗休息加起来不超过30天。经调查统计,停车收费员平均每月收入在1500元左右,每个公共停车点由一至两人负责。受访收费员普遍表示,长期留守马路旁工作,几乎无业余时间,精神长期得不到舒缓。
最期待人格平等受尊重 停车守秩序
不少收费员坦承,自己有过追车收钱经历,有的甚至追到马路中间的车流里。“有时就是赌一口气,其实心里也很难受。”一位收费员话里透着几分无奈。
“我们是为政府收费,将来的停车费要投到公共服务建设中。自己挣的是辛苦钱,只能维持正常生活。”西新街的收费员刘艳说。
记者从西安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了解到,公共停车位收费员普遍年龄大,平均文化程度较低,多来自低收入家庭。“我们呼吁,不求多么支持收费工作,只求平等尊重和互相理解。”多名受访收费员表示,发生不愉快事件只是少数人,多数车主都比较尊重他们。
|